![]() |
|
|||
本報聊城8月21日訊(記者劉雲菲)暑假快結束了,家長有沒有算過一個假期爲孩子花了多少錢?記者採訪瞭解到,很多家長在孩子身上的花費高達上萬元,比孩子一年的花銷還要多。
市民孔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期裏給女兒買琴花了3200元、學琴的學費300元、輔導班交了3200元、一個拓展訓練營花了1900元,加起來有8600元。“孩子上的私立初中,學費2600元,生活費按一年3000元,假期的花費比一年的花銷還多。”
韓女士的女兒也上初中,她說,這個暑期領着孩子出去旅遊,本來想去港澳遊但沒報上名,就改成了大連遊,省了一部分錢,不過孩子連上輔導班、買電腦、旅遊,花了13000多元。
周先生家庭條件一般,但他給孩子花錢一點也不吝嗇。“我們沒有房子,在兒子上初中的地方租房子,暑期裏報了幾個一對一輔導班,大約花了6000多元,這差不多是我四個月的工資,可爲了孩子,也就捨得了。”
聊城市家庭教育高級講師劉平易說,暑期消費有的是有用處的,但不少家庭很盲目,有的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就給買什麼。“其實在花錢上要給孩子輸入一個理財的理念,應該有計劃和目標去消費,在報輔導班的時候應該尋找適合孩子的,也不是越貴就越好。”劉平易建議,暑期應該試着讓孩子參與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讓孩子學會理解父母的難處,學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