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歷史:《茶葉戰爭》
作者:周重林、太俊林
定價:38元
出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編者按:
茶葉種植技術的失竊,決定了近代中國的國運,當這種神奇的中國植物在印度生根發芽之後,大英帝國再也不需要仰清朝鼻息,白銀外流的形勢進一步加劇,茶葉戰爭引發了貨幣戰爭,貨幣戰爭引發了軍事斗爭,最終,老大帝國一敗再敗,這失敗讓我們百年後,仍能感覺到傷口的隱隱作痛。是什麼讓我們失去了先機?為什麼我們的技術優勢無法持續保持?本書獨闢蹊徑,為我們帶來了閱讀歷史的全新視角。
1839年1月8日,小寒剛過去兩天,北京街頭寒風料峭。林則徐的行轅前,已是人歡馬嘶。欽差大人的排場似乎小了點, 12個輪流抬轎的腳夫,9個廚子,沒有官兵隨行,也沒有鳴鑼開道。這一年,林則徐55歲。出京門時,林則徐拉著自己座師侍郎沈鼎甫的手,相顧淚下。他說,『死生命也,成敗天也,苟利社稷,不敢不竭股肱以為門牆辱。』
林則徐出京前,一個月內被道光八次召見,可以在紫禁城騎馬,可以坐著轎子覲見,可以跪在毛毯上,還能坐著椅子上與皇帝說話,所受恩寵可謂『國初以來未有之曠典』。
離京後,耗時60多天,於3月9日抵達廣州,正式就任欽差大臣。美商威廉·亨德在珠江帆船上看到了林則徐的到來,他描述說:『他具有莊嚴的風度,表情略為嚴肅而堅決,身材肥大,須黑而濃,並有長髯,年齡約六十歲。』
3月18日,林則徐傳訊十三洋行商人,要他們給洋人傳話,表示鴉片一日不絕,自己一日不回。為禁鴉片,不惜武力。同日,外商上繳了1037箱鴉片。3月24日,林則徐下令武力封關封艙、停止貿易。美國人率先投誠,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不肯就范,4月1日,林則徐、鄧廷楨、關天培等人到虎門收煙,帶了許多標兵,但效果不佳,僅收到5箱鴉片。
4月2日。林則徐向朝廷建議以茶換鴉片,每收1箱鴉片,給茶葉5斤,在第二天就收到了奇效,收到煙土1150箱。到4月19日,收繳到鴉片11700箱。到5月2日,數目增加至20283箱(袋)。5月9日,清廷下令林則徐就地銷毀鴉片。6月3日,虎門銷煙開始,歷時23天。
1830年代,面對鴉片入侵中國,直隸總督琦善希望斬斷與西方的一切貿易往來,他說得非常明確:『外夷土地堅剛,風日燥熱。且夷人每日以牛羊肉作為口糧,不易消化,若無大黃,則大便不暢,夷人將活活憋死。故每餐飯後,需以大黃、茶葉為通腸神藥。』
琦善還認為與西方夷人做生意有巨大風險。他表示,夷人所帶的銀元是水銀所制,倘若數年不用,就會變成飛蛾蛀蟲,他們的銀器也會長出翅膀飛走。斷絕鴉片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阻止白銀外流,其後纔是讓國民免於身體與精神的毒害,在『以茶制夷』政策的背後,有著更為深遠的動因。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