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兩老人居住在永慶二巷4號危房中。
本月初,越秀區芳草街的一棟磚瓦房倒塌,引發各界對老城區危破房的關注。
連日來,本報記者深入廣州的荔灣、越秀和海珠區的橫街窄巷發現,雖然部分舊城房屋因為年久失收『老態漸現』,但真正被鑒定為『危房』的單位其實並不多。即使是危房,只要及時采取整治措施,對外界的影響也極為有限。不過,少量危房之中竟然還棲息著老人,而部分危房戶根本無力修葺,也有的危房成為無主危房,整治存在出資金難、找房主難等現實問題,亟待從政策層面上進一步得到破解。
故事
兩老夜夜住危房
暴雨一來心慌慌
昨日上午,記者走進位於恩寧路的永慶二巷,在4號門牌的門外,貼著一個顯眼的『危險房屋』標志,而就在門檐下,年近9旬的吳伯正拿著一份廣州日報在看,可是半天都沒有翻一下報紙,對於記者的提問,吳伯只一味地擺擺手。
『我爸爸有帕金森癥。』從內屋走出來的吳伯女兒吳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在了解清楚來意後,吳女士帶著記者走進了這間之前被相關部門鑒定為整幢危房的房屋。這是一間有著150平方米面積的混合磚木結構房屋,屋內陰暗潮濕,二層樓幾乎全部是用木質材料搭建而成。屋的牆體明顯風化、松散、開裂甚至有的地方彎曲變形,而二層樓的一些木梁甚至屋瓦面大部分都有蟻蛀以及霉爛的痕跡。在樓頂,還放著十多個盆,說起這些盆的用途,吳女士80多歲的老母親就語帶哽咽地說:『一到臺風來就漏水,都不知道這間房什麼時候塌!』
吳女士說,自己的母親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由於原來和父母同住的哥哥一家四口已經申請了政府的經濟適用房,所以現在只有父母兩人住在這一危房之中,她和姐姐兩人每日輪流回家照顧兩老,只是房子從去年6月就被判定為危房,如今一年多過去了,沒有任何處理措施。臺風暴雨一來,他們全家上下都心慌慌,擔心危房真的會倒下來。
從1969年住進這座當時的公房到現在,一晃40多年已經過去了,小時候這裡曾經給了她一種安穩的感覺,如今晚上有時在家陪父母過夜,她不得不棲宿二樓,卻有一種心驚膽戰的感覺。『我們根本沒有能力修葺這間房屋,兩個老人家每個月光是醫藥費就要把退休金花光,還要再加1000多元錢。』吳女士表示,以其父母兩人有退休金的收入條件,根本達不到申請廉租房的條件,所以他們一直盼著廣州的公租房政策能夠出臺,他們能夠申請,不用再一直提心吊膽地等下去。
現狀
地點:恩寧路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散布於廣州市老城區的各種危房大多建於新中國成立前,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爆發之前。而這類房屋根據損壞性質不同,有的被列為局部危房,有的被列為整幢危房。像在恩寧路一帶,除了吳女士家外,記者就發現了兩三家已被鑒定為危房的房屋。
恩寧路永慶大街9號是局部危房,這間房子目前還住著一家四口人,三層樓中,二樓局部出現下沈,三層部分的木梁出現霉爛的癥狀。『這幢危房房管局已經派人過來做過修理,還能住人。』一住戶說。
記者發現在恩寧路一帶被鑒定為整幢危房的房屋,不少已經搬空,相對較為安全。在昌華大街1號之1,外牆已經結起了蛛網,窗臺破爛陳舊,三樓的窗甚至已經全部被拆卸下來,由於已經沒有人住,周邊街坊也不多,所以對周圍沒有多大影響。
局部危房還在住人整幢危房多已搬空
地點:龍津東路
對於有經濟能力的危房住戶,解決危機的一種方式是在危房原地申請原狀維修重建。去年9月被列為危房的龍津東路蘆派左巷27號的劉女士就選擇了這種方式。記者在現場看到,劉女士家的閣樓和牆體都已經煥然一新,外牆換上了藍色的馬賽克瓷磚。去年,這房屋出現牆體傾斜,閣樓木梁木板被白蟻蛀食等情況。劉女士花了十幾萬元重修。
在劉女士房子的對面,一間五層高私宅的外牆已經接近脫落,隨時有掉落砸傷人的危險。有街坊說,這間屋5年前就被鑒定為危房了,現在無人住也無人管,萬一掉點東西下來可能會砸到過往的行人。如果有流浪漢躲進去藏身也可能會有危險。
原地重建花費不菲無主危房潛在威脅
地點:大新路、南華東路
在走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雖然危房戴著一頂危房的『帽子』,但是只要得到及時處理,這些危房並不會成為安全的隱患。在大新路阜康裡7號,記者看到這間私房的屋頂已經被拆去,房內的所有重要構件也已經被拆卸乾淨,沒有塌屋之虞。只剩下四面牆體以及大門還完好無損。街坊說,房屋去年被定為危房之後,屋主很快就下定決心重建房屋,所以房屋的危險性一點都不大。
而在南華東路683號,同樣豎起危房標志,但外牆已經搭起了棚架防止外牆脫落,在騎樓下,也有承重木柱支橕著,房屋看起來危情不大。
及時采取措施維修危房不危無傷大雅
專家建議:廣州應設立危房整治專項基金
『部分老房子產權不明晰,又或者業主不願意出資整治,都可能導致危房問題的出現。』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分析,除了政府直管公房應該由政府負責外,私房如果被鑒定為危房,由政府出全資整治並不恰當。不過,在目前的現狀下,每次暴雨或者臺風一到,對城市危房都會造成極大的衝擊,政府又必須要積極介入。
胡剛建議,特殊情況特殊分析,在一些情況下,政府必須主動乾預介入危房整治工作。例如可以設立危房整治的專項資金和一個專門的委員會,對於部分經濟能力不足的私房業主,在危房整治時給予一定的補貼,通過專門委員會來監管資金的使用和流向,確保專款專用,也可以幫助到真正有困難有需要的危房業主和住戶。
部門說法
建築面積300平米以下私房可申請原裝維修重建
對於不少私房來說,由於業主本身就已經是房屋安全的責任人,所以危房修繕的責任也在其身上。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廣州市已在2010年取消了對原狀維修工程的審批。總投資在30萬元以下或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以下的重建,符合規劃、國土等有關要求的,可在取得相應許可後辦理開工備案證明後實施。這就給了不少城市危房以重生的機會。
對於具體的開工備案程序,記者了解到,需在工程開工前將有關資料報送屬地城鎮、街辦理備案手續,領取開工證明,由有專業資質的設計機構進行設計,然後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施工。此外如果建築物的性質或規模按法律規定需要招標的,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程序進行招標。
而針對無主危房如何處理的問題,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就表示,符合相關條件的無主危房將由房屋所在地的區分局代理,負責相關修繕處理工作。私房修繕工程區房管部門不委派施工單位,由房屋產權人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或勞務分包單位施工,禁止無資質和超資質施工。
全市房屋安全普查已完成任務量七成
據悉,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在今年還開展了全市的房屋安全普查工作,在時間過半的情況下,目前任務完成已達70%。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更要求,各區分局及相關單位要認真吸取『8·12』房屋坍塌事故的教訓,克服麻痺大意思想,增強工作責任感,確保普查結果准確、真實、全面,築牢房屋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相關人士透露,根據目前的房屋安全管理規定,並不是所有的房屋被鑒定為危房後,住戶都需要搬出。根據相關規定,在鑒定後,鑒定結論的處理意見為處理使用、停止使用或者整體拆除的危險房屋,房屋使用人應當立即遷出。鑒定結論的處理意見為觀察使用的危險房屋,危及到的房屋使用人應當立即遷出。鑒定結論的處理意見為觀察使用的危險房屋,未采取適當安全技術措施前,危險部位的房屋不得使用。鑒定結論的處理意見為處理使用的危險房屋,未解危前,不得使用。
另外,如果房屋安全責任人或者房屋使用人搬出的危險房屋為其唯一居住用房的,可以向各區分局申請臨時住房安置。(文/記者賴偉行圖/記者邵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