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
天津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賀勝做客北方網新聞會客廳 |
主持人:老百姓看病大多數人的想法是盡量去三甲醫院,因為那裡的設施等各方面是最好的,但同時也造成了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現象。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社區醫療為的就是能夠鼓勵小病不出社區了,結合今年重點工作,市衛生局對於社區醫院在改善就醫方面有沒有一些新的舉措?
王賀勝:我市的社區衛生工作始終堅持保基本、惠民生原則,以“完善規范、創新機制、優質服務、提高水平”為核心目標,提高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素質能力,加大便民服務措施力度,提昇整體服務效益水平和居民滿意度。2011年起,我市已啟動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工作,去年已有6所中心被評為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今年我市繼續開展這項工作。通過開展示范中心評審,以期達到提昇社區衛生機構標准化和規范化水平的目的,創建一批軟硬件達標、機構管理規范、運行機制科學、服務功能完善、社會效果顯著、人民群眾滿意的標准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一步緩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努力為百姓提供更優質、便捷的社區衛生服務。
另一方面,以提昇基層衛生隊伍服務能力為核心,加強人員培訓。今年上半年,市衛生局統一編寫教材,安排培訓計劃,組織全市社區醫生進行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三個社區重點慢病的應知應會內容系列培訓,並對培訓效果組織考核,提高基層醫生的臨床基本診治水平。下半年市衛生局還將結合社區服務實際,安排第二輪次的應知應會培訓。同時,市局還組織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規范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人員培訓班,進一步提高基層社區隊伍的整體服務能力。
此外,繼續實施“天津市高級醫師百人團進社區衛生工程”,以居民就醫的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大醫院的醫療資源,建立大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人員交流、技術培訓等方面的協作互動關系,專家與社區醫生共同服務患者,使居民不出社區就可以享受到大醫院醫生的診療服務。項目自2009年啟動至今,已累計派出14批支援隊伍,2012名醫師深入到基層社區,完成診療門診52.7萬人次,會診患者10.8萬人次,完成疑難病例轉診4000餘次。
為加大便民力度,開展社區中心延診服務,方便慢性病患者用藥。目前,市內六區6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30個社區站開展午間連診及延診服務,根據各中心就診人次和服務流量,實事求是設定應診時間。各中心克服人員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重等困難,加班加點,在正常門診就診時間基礎上,實行午間連診和下午延長就診時間,周末安排人員提供服務,方便居民就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同時,在市內六區、濱海新區基層醫療機構適當延長社區部分慢性病患者取藥期限。對於街道轄區內慢性病患者需要的降壓藥、降糖藥、精神病類藥物和移植抗排異藥物,社區醫師根據患者病情,提供適宜藥物,具體掌握處方用量,適當延長單次處方取藥期限到15-30天,滿足慢性病患者用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