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
天津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賀勝做客北方網新聞會客廳 |
主持人:在“2011年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中,衛生部對本市18項公共衛生服務的抽查結果評定為全國第一。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經驗和取得成績的原因?
王賀勝:2012年5月,國家衛生部、財政部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11年度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通過對天津項目的組織管理、資金管理、項目執行和居民滿意度等4個方面內容的考核,綜合考核結果列全國第一名,同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考核組對於我市整體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我市項目開展具有“領導重視、起步較早、措施得力、效果明顯”的特點。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取得以上成績。首先應歸功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18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連續四年列入“市政府20項民心工程”,政府項目經費標准逐年提高。項目工作起步較早。這18項公共衛生項目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天津市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1.46歲,從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每年都增長0.5歲左右。此外,天津市嬰幼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國際重大指標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並高於美國。我們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政府的支持有很大關系,“領導重視”確實不是一句虛話。
2007年首先在城區開展,2008年推廣到農村區縣,實現項目城鄉覆蓋,2009年國家項目啟動後,順利完成與國家項目的接軌。
其次,注重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通過強化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兩個基礎網底的功能定位,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服務項目供給體系和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較規范的服務模式和運行機制。完善專家指導、項目督導、統計報表制度,堅持每年兩次全市公共衛生項目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對社會公示,並根據績效考核結果落實資金分配。
在此基礎上,加強項目培訓和社會宣傳。按照市和區縣兩級培訓原則,采取項目規范培訓和適宜技術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基層醫務人員項目執行能力。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項目內容,了解百姓需求,增加服務吸引力,引導廣大群眾主動關心和參與社區衛生服務,有效提高衛生資源使用效益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