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22日同一天內,蒙牛集團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及衡水市武強縣的兩座新工廠同時亮相。此前,業界有關“新蒙牛”的種種猜測,隨着蒙牛緊鑼密鼓的部署,輪廓漸漸清晰起來。無論是保定望都,還是衡水武強,這兩個基地都醞釀了許久,選擇在這樣一個時間同時啓動開業,展示的不只是新蒙牛“一縱一橫”的戰略佈局,還有新蒙牛對中國乳業發展的信心與責任。
新蒙牛堅定發展信心此次蒙牛的“一縱一橫”舉措總投入達到24億元人民幣,這既表明蒙牛對於中國乳業發展的堅定信心,對於中國乳品產業來說也可謂是一針強心劑,極大提振了乳業企業家和消費者的信心。這位人士表示,相比國外,中國乳製品人均消費量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中國的乳品行業方興未艾,此時正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的引導和大力支持,乳品企業戮力勤勉地積極參與,把好質量關,爲消費者奉獻更多更好的牛奶產品,這纔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負責,對乳品行業發展的負責,對中國消費者的負責。
新蒙牛轉變增長方式在這“一縱一橫”的戰略中,新蒙牛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在新戰略下更爲集中的穩紮穩打,走更高品質、更優品牌的路線。可以說,蒙牛正在由“又快又好”戰略,向“高質量、高品質”戰略轉變。
“我們對標國際最好的企業,引進技術、引進人才、引進管理模式,並且深諳中國市場之道,不斷創新,超越它們,這是新蒙牛的標準!”蒙牛集團總裁孫伊萍表示。履任蒙牛總裁100多天以來,在她的主導下,新蒙牛已經在整個中糧集團體系的戰略指導下,逐步推進對標管理,尤其是質量管控的完善與提升。蒙牛兩大新基地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管理,令同行的外國專家也稱道其爲“嚴格與苛刻”。
新蒙牛帶動區域經濟在位於“長壽之鄉”武強縣北大窪十萬畝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內,記者參觀了蒙牛在全國第一個“前廠後牧”配套一體化的示範項目——蒙牛乳業(衡水)現代牧場。這是一個結合周邊優勢的生態環境、總投資超過18億的乳品綜合產業基地。
蒙牛提出要在這裏實施“三化”——即牧草種植現代化,奶牛養殖集約化,牛奶加工智能化,原奶通過全封閉管道輸送至工廠,避免二次接觸,這是高品質牛奶誕生的硬件支撐。與此同時,蒙牛更從美國聘請了擁有四代家族超過120多年先進種植業經驗的牧場專家馬特·摩爾現場指導,在奶牛飼養基地設計上汲取了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及國內頂級牧場設計之成功經驗,從軟件上設置了高質量、高品質的堅實保障。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講話中高度肯定蒙牛此舉是“勇於承擔中國乳品產業不斷前行的社會責任,有實力帶動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的新農村經濟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放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蒙牛此次的“一縱一橫”不僅是自身發展的新佈局,是對中國乳品產業的強心劑,更是響應國家新農村經濟戰略,以科學和創新的精神落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改善提升農業建設的堅實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