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韓傑傑
這是一個人人都能開網店的時代。
正因網絡不設門檻,在濰坊,依靠電子商務掘金的人已越來越多,網絡商圈漸成規模。
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然而,無論是誰,都是電商大軍中的一名探索者。在他們背後,有酸甜苦辣,有經驗收穫,也有對未來的期盼寄望。
>>兩次起航,見證風雨
43歲的張樹山是電商大軍中的一員。2002年,他開始籌建中國銀通網,是濰坊最早一批電商創業者。
像大多創業者一樣,張樹山的創業歷程並非一帆風順。
1992年畢業後,他一頭扎進了計算機行業。由於跟網絡朝夕相處,他對網絡商機的嗅覺比一般人來得敏感。
“網絡是個聚寶盆。”2002年,域名註冊迎來黃金髮展期,花幾十元註冊一個域名轉手後就能幾百、上千倍的升值。他一個朋友從事域名代理,短短一年就賺了200多萬。
“若是我來做,應該不止於此。”雖然錯過了域名註冊這一波“淘金潮”,但這足夠堅定了他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決心。
他開始籌劃網站的建設。甚至跑去世紀泰華、中百大廈、豐華超市,跟有關負責人談網上業務開拓,出方案,打算將商家的商品進行整合,增加銷售渠道,但最終未果。
幾番輾轉,他決定自己幹。
藉着高科技項目的東風,他得以入駐高新區孵化器。房租免費,政府還有其他政策扶持。就這樣,盤旋於他腦中的網站畫面終於成爲現實——“中國銀通”開通了,作爲電子商務平臺,致力於網絡與軟件的開發與服務。
“互聯網是個砸錢的買賣。”儘管進入這行之前他就有所瞭解,但現實還是給他上了沉重的一課。
“不是產品放上,網站就能運行,需要有流量,有市民認可,然而每一步都需要錢。”他說,很多電商前期就是靠砸錢才拼出一條血路,就他所知,有一家電商一月墊付資金就超過一千萬元。
運營到2008年,在投入近400萬資金仍舊虧損、資金鍊難以爲繼的情況下,他無奈爲網站按下暫停鍵。
痛定思痛,他開始尋找下一次爆發的時機。
他考察了多家團購網,覺得把握不大。在他看來,現在團購網站衆多,競爭激烈,新來者若沒有雄厚資金做後盾很難脫穎而出。
他三次拜訪“韓都衣舍”,感受互聯網發展的迅猛。作爲知名“淘品牌”,2008年成立的韓都衣舍,去年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
2010年,在電子商務發展得更爲迅速和火熱的時候,他遇到了幾位同樣看好電子商務發展前景的夥伴,籌集了一筆啓動資金。這一次,張樹山跟同伴有了更爲前衛的想法。
2011年10月,在當地工商部門的支持下,中國銀通(七十二家老店網)憑藉新版塊“鳶都商城”又一次回到市民視野中。該網新整合了濰坊各類小商品資源,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搭建了一個安全、便捷的平臺。
張樹山說,想要在衆多購物網站中站穩腳跟,就要推陳出新。於是他們選擇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實行“實體店+網店”經營模式。有實體店、工商執照的店家,纔可以利用平臺進行交易,實體店和工商執照,是商家“上網”的入門券。
“實體店接受包括工商、質檢、稅務等多部門的監管,以此爲基礎開設網店,顧客對於商家的信任度會大大提升。”他認爲。
如今,經過近一年的發展,該網站已整合240家實體店資源,擁有1萬多名會員,業務覆蓋50多個城市。“照這種勢頭,年底網站開始盈利應該不成問題。”
>>外來團購,異軍突起
2010年,濰坊團購市場纔剛剛起步,市民能見到的還是住房團購、建材團購。與日常生活更緊密的團購,除了淘寶網,微乎其少。
而如今濰坊大小團購網站已有30餘家。不過,縱觀這些網站,多數是總部設在外地的團購網站。濰坊僅是它們偌大商業版圖上的一個站點。
相比於濰坊本土的網站,外地網站憑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管理體系,更容易做得風生水起。
2011年2月28日,美團登陸濰坊。短短一年多,迅速在濰坊打開局面。如今商家收錄量已有數百家,開團500多期。
在8月30日濰坊美團主頁上,記者注意到,於8月10日開團的德克士36.8元的雙人套餐已有1850餘人購買,7月5日開團的品尚韓食39元單人自助餐有1200餘人購買,團購量過五百的不在少數,可見團購紅火程度。
其中,在500餘個團購項目中,美食類團購約佔一半。而在地域上,濰坊本地團購佔絕對比例,主要集中在奎文、濰城,這兩區共有團購項目353個,佔濰坊本地團的八成以上比例。
“美團一開始就定位於本地服務類團購,本地消費單比例超過90%。”美團北京總部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也正是因爲專注於本地服務電子商務,才能較快在一個新的地方打開局面。
該負責人介紹,團購尚屬新鮮事物,濰坊上線時也碰到了一些難題。像商務拓展人員不懂團購,不知道如何與商家溝通,而濰坊的商家對團購模式也不理解,難以接受,廣大的消費者也是如此,不知道如何註冊、購買團購產品。所以,前期濰坊團隊就做了大量市場調研,包括套餐的成本、利潤點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去了解商家,促成合作。此外,擴大宣傳,讓消費者瞭解團購,消除顧慮。
在他看來,濰坊本地團購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長速度,是個很有潛力的市場。就美團而言,有餐飲、生活服務、娛樂等多個團購項目,不過餐飲作爲主力,能佔到50%的份額。像“好緣來蛋撻”一期團購就賣出了5000多份。照這個勢頭,未來半年,美團濰坊站單月將會有1500萬的銷售額。
同樣經營較爲紅火的團購網站還有拉手、窩窩、糯米網。
據團800近日發佈的濰坊市場團購信息顯示,濰坊團購市場上半年市場規模達到2632.7萬元。據其近日統計數據,團800濰坊導航站共收錄38個濰坊團購網站,其中訪問異常或長期沒有更新的網站達11家,而在行業前十名的網站中,美團網、窩窩團以及糯米網的月成交額在濰坊所有還在運營的團購網站中排前三名。此外,6月份,濰坊團購網站共開團1361期,團購產品總銷量達到9.4萬份,平均每人次消費金額約41.6元,本地網站團購價平均每單折扣近4.3折。
若以此來推算,濰坊團購一年將有4000萬元的市場。這個大蛋糕,對所有電商來說,不可謂不誘人。
網絡衝擊,本土突圍
網絡的快速發展,引得越來越多的人將創業目標定在了虛擬的網絡上。
在今年舉行的濰坊銀行杯第四屆全市青年創業大賽決賽中,前6強選手有3名的創業項目以網絡爲主體,如叄學苑數字化網校聯盟建設工程,網絡供銷網項目等。
儘管沒有確切的數據,但網站的飛速發展已不容忽視,由此帶來的衝擊也可見一斑。現實環境讓實體商家不得不在網上開闢戰場,進行突圍。
小蜜蜂購物網是濰百集團開闢網上經營渠道的全新業態,旨在通過互聯網這種新興、便捷的平臺爲顧客提供商品和服務。該網站今年2月12日正式上線運營,是濰坊地區首個綜合性B TO C(企業對客戶)網上商城。
而推出該網上商城,考量之一就是網上商場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同,而網絡也確實在逐步蠶食實體店的部分市場份額。
儘管網絡對所有商家來說都是塊誘人的“蛋糕”,但涉水者仍是少數。電商競爭的激烈及實戰經驗的缺乏,都是濰坊商家需要考量的問題。
由於受到網絡衝擊,濰坊小商品城的一些代理商也將目光轉到網絡上。但由於不懂網絡銷售,部分業主不得不將日常經營業務交由懂電腦的大學生來做,這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濰坊一商家曾依託實體店推出過購物網站,但最終因網絡營銷經驗不足、配送不到位、消費者認可度不高等問題而“流產”。雖然網上業務未獲成功,不過該商家直言,現在網上商場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必須要重視的一塊業務。未來有機會,還將重整旗鼓。
山東世紀泰華集團總裁李志亭也認爲,網絡衝擊不容小覷。例如傳統的書店,受網絡衝擊就非常大。而對零售業來說,像洗髮水等標準化的產品是最先能受到互聯網衝擊的,因爲它們不需要怎麼挑選和體驗。而應對網絡衝擊,若不是加入其中,就是要多發展體驗式、挑選性強的業態,這是網絡的短板,也是商超業發展的空間。例如發展mall,零售業態僅佔50%左右,其餘的都是綜合服務類的業態,吃喝玩樂購一條龍,網絡取代不了。
對本土電商未來的發展,有業內人士提出,電商可將網購與同城交易結合起來,畢竟本土企業對濰坊消費者的消費習性更瞭解,更容易把握人們的消費心理,而作爲濰坊的企業,當地監管更加到位,老百姓消費起來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