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志遠
爲了促進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汶上縣建立了教師隊伍正常補充機制,73%以上的新任教師崗位留給鄉鎮,新招錄教師分配向農村中小學大大傾斜。汶上縣的這一舉措必將會給該縣偏遠鄉村的教育帶來利好,這是毋庸置疑的。老師派給了鄉村中小學,但是如何真正留得住這些新任老師更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農村教書,生活條件差,待遇不高是鄉村學校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受農村條件的限制,初任教師的業餘生活比較單調。同時,因爲缺少任課老師,不少老師都得身兼多門課程,工作強度比較大。初任教師感覺工作有時會很累。有的每天可能會上5-6節課,由於資歷尚淺,初任教師普遍感覺自己缺乏“班級管理技能”、“教學技能”。
近些年,雖然有不少年輕的教師分配到鄉村中小學,但人才流失問題也很嚴重。不少年輕教師在基層任教不久後,選擇以此爲踏板,跳入其他的行業中。把優秀的教師力量派下去很重要,把他們留住也是關鍵。
因此,如何留住這些青年高素質教師已經成爲目前非常緊迫的課題。有一位農村校長的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說,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是實實在在爲本地培養人才,人才培養靠誰?就靠我們農村教師。只有培養出穩定且具備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才能促進鄉村中小學的發展,讓這些孩子享受更高質量的教育。
只有加大對農村師資力量的扶持力度,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改善農村教學條件,規範農村學校管理,才能把年輕優秀的教師留住,才能促進鄉村學校的發展。師資力量的提高與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相互的,在政策支持下,兩者共同發展,才能真正推動鄉村學校的進步,讓廣大學生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