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少食客把握玉壺軒最後時光,不忘與玉壺軒老招牌合照留念,為老吉隆坡回憶留下印記。(圖:馬來西亞光明日報)
兩名樂齡人士在玉壺軒吃點心喝茶,聊天消磨時光,此景將不復再。(圖:馬來西亞光明日報)
中新網8月31日電據馬來西亞《光明日報》報道,一場突如其來的捷運地下軌道工程計劃,硬生生截停馬來西亞茨廠街往前邁進的腳步,也切斷多家老店繼續營業的生路。屹立茨廠街84年的老字號傳統點心店??玉壺軒茶樓也因為被迫讓路,而宣布於8月31日國慶節當天結束營業。
正當許多老顧客在等待業者宣布新遷重開地點之際,玉壺軒第三代傳人李慧菁卻斬釘截鐵的說,礙於成本的緣故,加上之前數個月都面對虧損問題,他們決定不重開玉壺軒。這意味著,屬於老吉隆坡人的回憶又少了一塊,人們從此只能從回憶裡回味玉壺軒最拿手的『一盅兩件』的古早味。
過去數月生意不好
玉壺軒承載著許多吉隆坡人啖食『一盅兩件』的美好回憶,業者決定結束營業的消息傳出後,不少吉隆坡人為之感到惋惜與不捨。
對於結束祖業一事,李慧菁在人前總是輕描淡寫說:『不捨得』,不過,這淡淡的一句背後卻是隱藏了無數掙紮。若不是捷運計劃『轟隆隆』開至玉壺軒店面所在地的底層,若不是玉壺軒過去數月皆面對虧損窘境,她也不會硬起心腸結束祖業。
李慧菁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坦言,玉壺軒過去數個月的生意不好,前來喝早茶吃點心的都是老顧客,而店裡的食客也都是稀稀落落的。問她對結束祖業的感受時,她先是滿臉笑容說:『畢竟做了這麼多年,不捨得是一定的事。』稍後,她再淡淡補上一句:『心口卻是悶著的……』。
提及許多民眾都對玉壺軒『依依不捨』一事時,她依舊以淡淡的口吻反問:『若是可惜,那早就該來光顧了。』語氣之無奈和無助,教人聽後不勝唏噓,久久難以釋懷。說到底,玉壺軒始終被人們遺忘了一段日子。
她披露,其家族於過去84年來都是向親戚租用玉壺軒現用的樓面,而身為租戶的玉壺軒,在政府決定征地後,只能從政府手中取得2萬8000令吉的搬遷費,84年的老字號茶樓,只換得區區2萬8000令吉?
自掏腰包遣散員工
她說,礙於重新開店需承擔極高的成本,加上茶樓之前已面臨虧損,所以,玉壺軒在結束營業後不可能重開。
『如今樓價飆高,即使重新租一間店面,租金也不便宜,若需另行裝修,我們還得另外張羅一筆裝修費呢。由此看來,我們根本不可能重新開店。』詢及若捷運計劃未涉及茨廠街,玉壺軒會否繼續在茨廠街一角佇立時,她點頭表示同意。
她指出,她曾致函政府,要求政府代發員工遣散費,但不果,『結束營業時,我們必須自掏腰包付遣散費給員工,以安頓這批為玉壺軒效勞數十年的功臣。』
關閉消息傳開擠滿人潮
李慧菁說,她和家人原本決定讓玉壺軒靜悄悄地於月尾在茨廠街落幕,因此,他們之前只通知少數熟客有關結束營業一事,結果因一時說漏嘴而引起媒體關注,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導讓玉壺軒一夜之間成為眾人目光焦點。
『當玉壺軒即將結束營業的新聞上報後,茶樓隔天清晨就迎來了一群又一群的顧客,當時適逢開齋佳節假期,前來茶樓的顧客絡繹不絕,把茶樓擠得水泄不通。
由於這是她和伙計始料未及的事,因此,他們當天忙得一團糟。接下來數天,人潮依然不斷,店內大排長龍,茶樓似乎恢復當年最輝煌燦爛的時代,中間生意慘淡的片段,彷佛不曾存在。
『曾有顧客對我說,他曾於二三十年前前來光顧,有些則說兒時常跟隨家人前來吃點心,大家拿著相機在店面各個角落拍照,拍下老伙計推點心車、拍下玉壺軒招牌、拍下點心包點的畫面,把一切可以拍的,都拍攝下來留念。』人們緊捉著玉壺軒僅剩的時光,從中尋覓屬於自己對老吉隆坡的回憶。
感激老伙計用心付出
自玉壺軒結束營業消息傳出後,玉壺軒店面的人潮絡繹不絕,店裡的伙計、點心師傅及廚師,每人都為了應付龐大客人流量而累垮,有的更捱得冒黑眼圈,李慧菁看在眼裡,心裡很是感激這群老伙計。
『他們已經很累了,卻沒半句怨言,這很難得。』或許,老伙計都明白玉壺軒只剩下這幾天了。她披露,點心及包點師傅每天清晨2時就起床為開市作准備,烹制點心應付龐大的顧客量。每天約清晨6時,就會有顧客踏入茶樓,點心包點多在早上9時許售罄,『遲到』的顧客只能失望而歸。
『店內的點心及包點是以純手工制作,師傅一開工就毫不停歇地搓面粉,但所制作的點心仍不足以應付食客的需求。』玉壺軒早於去年就接獲政府征用土地的消息,但因為政府遲遲未宣布確實日期,以致李慧菁與伙計們一再等待。在這段期間,她不可能另聘新伙計幫忙,因此,只好依賴現有的十餘名師傅及伙計繼續支橕下去,陪伴玉壺軒到結束營業的最後一刻。
最後一天不加制糕餅
8月31日是大馬慶祝55周年獨立日,玉壺軒選擇在這一天走入歷史,對於這一天的來臨,李慧菁說,『我也不知該如何面對。』她坦言,畢竟當天已是茶樓最後一天營業,所以他們不會特別加制糕餅、點心或包點。
『師傅及伙計在結束營業後會重返店面,協助收拾東西,土地局給我們3個月的時間,以進行善後工作。』面對祖業結束營業,李慧菁不無感慨。她說,年邁母親一再埋怨指玉壺軒是爺爺李海打回來的江山,一想起結束營業一事,老人家就耿耿於懷。許久沒到點心店的李老太,這幾天卻嚷著要到店面幫忙。
李慧菁只能無奈地安慰媽媽:『那也沒辦法,我們確實面對虧損。』(葉佩盈)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