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學啦!昨天各學校校門口是最熱鬧的。
“這位家長,請您到接送點等候,如果大家都等在校門口,就太擁擠了!”昨天下午3點50分,時代小學放學,不少家長要跑到校門口接孩子,被學校老師勸住。“在離校門口100米外,我們設立了三個接送點,希望在這段路程中,家長在送孩子上學、接孩子放學時,能讓孩子自己走。”時代小學校長高軍玉說,三個接送點都有老師負責,早上會一直等候孩子到校。
爲了保障學生安全,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在新學期伊始,開展“百米校園路,伢兒自己走”的活動試點,“這個活動還是需要家長配合,放心讓孩子自己走。”
據記者瞭解,今年杭州有3萬多小學一年級新生,人數超歷年。今天、明天,杭州各個城區的中小學還將陸續開學報到。
家長突破“警戒線”,守候在校門口
在昨天的放學現場,記者看到,雖然有學校老師、保安和交警在維持秩序,但還是有一些家長“閃”出等待區,溜到了校門口,等着孩子放學。
王女士說:“孩子第一天上學,我特地請假來接他,想看着他從學校裏出來。”話剛落,她就叫了起來,“他們出來了,出來了。”記者回頭一看,一隊戴小黃帽的一年級學生正從校園裏出來。
隊伍由班主任帶領,要走到接送區。一出校門,王女士就趕了上去,一下子找到兒子,一邊小聲地說了幾句,一邊陪着兒子走到接送區。到了接送區,孩子剛和老師說“再見”,王女士就一手接過了兒子肩上的書包,心疼地說:“重吧,我來背。”王女士跟記者說:“孩子還小,肩膀多嫩呀。以後住校了,有的是機會獨立。”此時,算上媽媽自己的包包,王女士再也沒有手牽着孩子過馬路了,只能不斷提醒:“小心點,拉着媽媽的包。”
另一個一年級隊伍從校園裏出來,等在校門口的一位陳奶奶,擠過去,脫下孩子的小黃帽當扇子,給孩子“降溫”。陳奶奶說,孩子讀幼兒園時,很喜歡當值日生,可到了家裏,就不喜歡幹活了,“還小呢,不需要他幹活,等再大一點吧!”
孩子走出校門,爸媽搶着背書包
下午4點鐘,時代小學校門口建國路,兩邊停滿了接孩子的私家車,戴小黃帽的學生特別顯眼。
記者發現,從校門口到三個接送區,學生們整整齊齊揹着書包出來,等隊伍一散,很多家長都像王女士一樣,二話不說接過孩子肩上的書包和手上拎着的物品,孩子似乎很習慣這種“待遇”。
小佳今年二年級,父母工作都很忙,就託人來接送她上下學。放學後,她從接送阿姨那得到了一包糖果,小肩膀也就“解放了”,她很主動地對阿姨說:“阿姨,你幫我背。”接小佳的阿姨姓馬,除了接小佳,她已經接上了另外一個學生。於是,兩個孩子在吃糖果時,馬阿姨身上多了兩個書包。
建國路上有個公交車站臺,記者粗粗數了一下,在20分鐘內,有36個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坐公交車,31個學生的書包不是自己背的,25個學生手裏在吃東西。幫孩子拿書包的,20個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8個是媽媽,3個是爸爸;5個自己背書包的,4個是爸爸接的,1個是爺爺接的。
杭州市上城區推出“百米校園路,伢兒自己走”試點,是希望學生在百米校園路上,統一步行上學放學,上學的每一天從步行開始,以步行結束;這個活動同樣希望,孩子的書包自己背,自己的物品自己拿。
家長不放手,這個希望要實現,恐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