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昨夜今晨,記者在天津市中心城區各處走訪時發現,文明祭掃觀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以往在主幹道路亂燒紙錢的現象大爲減少,但在一些相對偏僻的路段,仍可見到亂燒紙錢的現象,路面往往留下一堆堆紙灰和一片片焦黑,使城市環境受到影響。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以文明新方式代替傳統祭俗,已成爲市民祭奠先人的新選擇。在天塔街氣象南里社區,社區居民自發聚集在一起,用燭光、音樂,默默表達對先人的祝福。在梅江街,社區居民聚集在社區廣場,舉行社區集體共祭。在海河各親水平臺,記者見到了放下荷花燈紀念先人的市民。爲避免河燈給海河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河畔各社區的志願者,在下游附近等候,打撈河燈,集中放置在焚燒箱內焚燒。據殯葬管理部門介紹,今年本市中元節祭奠高峯爲8月29日至31日,全市確定了3066個指定焚燒點,萬名志願者在此期間上路管理,470條禁燒道路上焚燒紙錢的現象基本絕跡,即便有個別市民焚燒,也能接受勸阻選擇其他地點。
與此同時,記者在部分路段也發現另一番景象。昨晚河北區靠近民權門批發市場一段不足30米長的人行道上,有六七十堆焚燒後的黑色紙灰,有風吹過時便隨風飄散。在相隔不遠的天江路上,由於道路比較窄,有的市民就在機動車道上焚燒紙錢,過往車輛甚至要借用逆行車道繞過。今晨記者在復興路上看到,市民焚燒紙錢留下的灰燼排成“長龍”,環衛工人清掃時特別費勁。多位市民都向記者提出,希望繼續加大倡導文明祭掃的力度,逐步引導更多的市民摒棄陋習,讓城市環境更好。(記者姜樾劉超實習生張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