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制圖姜宣憑
三岔湖取締網箱養殖
9月1日,三岔湖工作人員將湖中的漁網撤除。
三岔湖未來的水質將得到提昇,並成為水源地。
華西都市報記者羅琴攝影郝飛
專項執法:取締三岔湖27大庫灣圍欄
拍照留念:最後的守魚人告別三岔湖
提昇水質:還天府新區三岔湖『一湖清水』
精心打造:三岔湖建天府新區核心旅游區
昨日清晨,一場大規模的專項整治行動在三岔湖全面鋪開,繼前期全面取締網箱養殖、大庫承包養殖與20大庫灣養殖之後,最後的七大庫灣養殖被全部取締,此舉也標志著三岔湖持續近15年的傳統漁業養殖宣告終結,省委、省政府、省水利廳、簡陽市委、市政府還三岔湖『一湖清水』的三大舉措全部落實到位。
下一步,三岔湖將進一步提昇水質,打造成為天府新區的核心旅游區,成為『山地湖泊型國際旅游休閑度假目的地』。
取締
割破最後7個庫灣圍欄漁網
昨日8時許,幾輛汽車沿著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駛近,車上坐著簡陽市水務局、水產局以及三岔湖管理局的工作人員。
此刻,晨曦裡的三岔湖波光瀲灩,一串串浮在水面的物體格外刺眼。
『那是承包養殖戶們用來捕魚的圍欄,目前三岔湖上還有7個庫灣圍欄。』三岔湖水庫管理局局長戢俊先說,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取締湖上最後的庫灣圍欄。
隨後,40名工作人員在湖邊集結,幾個工作組分乘4輛快艇和2輛觀光艇駛向目的地。
馮紹平是一名三岔湖管理人員,在快艇上,一名工人負責開船,兩名工人一左一右蹲在他的左右,負責幫他牽起浮在水中的圍欄繩索。馮紹平手持鋒利的鐮刀,劃向滿是水藻等浮游物的圍欄,漁網瞬間脫離繩索緩緩沈入湖底。
記者看到,最大的一個圍欄長500米,需要兩艘快艇從兩頭開始割漁網,這樣聯合作業至少40分鍾纔能割裂一條繩索。由於圍欄使用了多年,不少網破了無法修補,承包戶又在旁邊加了一層圍欄,這樣一來,工人們需要連續作業三次纔能取締一處圍欄。
留影
最後守魚人告別三岔湖
就在馮紹平和同事清除湖中最大的圍欄時,守魚人付海清劃著他的鐵皮船緩緩駛近,他看到這一幕並沒太意外,反倒和正在作業的工人閑聊起來。『我來看看你們做啥,還是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嘛。』付海清一邊說一邊掏出了手機,默默對著作業的工人們拍起了照片。
46歲的付海清不知道,昨日凌晨捕撈起的近7千斤魚是他10年捕魚生涯中最後一次作業。
10年來,付海清住在湖邊搭建的簡易房中,日夜劃著鐵皮船穿梭在三岔湖上,看守網箱和圍欄,凌晨或深夜幫著老板捕魚和轉運。
昨日凌晨3時,他從湖邊的小屋出發,戴著頭燈劃著鐵皮船,和幾名同事將近7千斤魚連網拖起,隨即疾馳運往成都。
『早就知道庫區的圍欄要取締,但不知道是今天。』付海清說,他已在三岔湖工作了10年,平時主要負責喂魚和看管、起魚。說起未來,他說就只有換個工作了,如果三岔湖將來打造旅游度假基地的話,他也願意回來工作。
改善水質
三大舉措還三岔湖『一湖清水』
戢俊先介紹,從2009年起,為提昇三岔湖水質,改善三岔湖水環境,促進『兩湖一山』旅游開發和『天府新區』建設,簡陽市政府提出了在三岔湖實施『還一湖清水』的三大舉措,即將全面取締網箱養殖、終止大庫承包養殖、取締庫灣圍欄養殖。
建於1977年的三岔湖又名三岔水庫,從1997年開始實施承包養殖,高峰時,三岔湖有近600家承包戶。為追求經濟效益,承包戶們在湖中放置大量的網箱和圍欄,一到夏天,湖面就飄蕩著一股濃重的魚腥味,嚴重影響了水環境。
『不僅如此,庫灣圍欄養殖影響船只通航及船只安全,嚴重影響水上旅游項目的引進和旅游事業的發展。』戢俊先說,三岔湖規劃建設為中等城市的水源地,從2009年開始,相關部門陸續進行了取締網箱養殖、終止大庫承包養殖工作。
戢俊先介紹,過渡期間,他們充分考慮到圍欄養殖戶的利益,不僅幫助養殖戶聯系捕撈隊,還幫助養殖戶銷售育苗或以市場價進行收購,在實施獎勵早取締戶的同時,適當延後了取締時間。
昨日,最後7個庫灣圍欄的取締,標志著還三岔湖『一湖清水』三大措施已全部實施完畢。
未來打造
三岔湖將建『天府新區』核心旅游區
『三岔湖是杭州西湖的4倍多,113個島嶼星羅棋布,240公裡湖岸線曲折蜿蜒。』都江堰龍泉山灌區管理處副處長王華智說,在省政府已批復的『天府新區』規劃中,三岔湖所在的『兩湖一區』片區成為重要組成部分,被定位為『國際旅游文化功能區』。告別傳統養殖漁業後,實行生態養殖的三岔湖水質將逐步提高,未來將實現全域三類水質,部分區域將達可飲用的二類水質。王華智說,三岔湖作為『天府新區』核心旅游區,其水質的提昇,水環境的不斷改善,將為把『天府新區』旅游文化功能區(資陽片區)建設成為『山地湖泊型國際旅游休閑度假目的地』奠定良好的基礎,還將為『兩湖一山』旅游開發和『天府新區』生態濕地建設打造一個良好的水環境,為城市供水、環境用水創造一個良好的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