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注“三農”他幾乎花掉自己所有
8月25日上午,珠海電視臺新聞發佈廳,掌聲經久不絕,“中國好人”戴忠金給珠海送出了一份“大禮”。在他身邊,香港濟東堂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春儀用顫抖的聲音讀出戴忠金的“捐獻書”,“將我軀體中所有能使用的器官,全部託給珠海市紅十字會以及黃春儀小姐,無條件捐獻給那些需要使用的人……”
幾分鐘前,珠海市紅十字會接受了來自濟東堂的19萬元善款,其中10萬用於珠海的大病救助資金項目,其餘9萬元,按照企業意願現場捐給戴忠金作爲治療費。戴忠金當場宣佈,這筆善款在他有生之年用不完的,將退還給珠海市紅十字會,並在現場寫下了捐獻書。
“在我不能繼續對‘三農’問題進行思考,不能繼續履行31年前我的入黨誓言‘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諾言時,我就放棄一切治療……”
重要的是活着的時候能幹什麼
戴忠金1961年出生於江蘇省盱眙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78年應徵入伍,後被分配到武警安徽總隊醫院擔任行政工作。1992年他被確診爲“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俗稱“軟癌”。因爲每月出入一次醫院輸血,戴忠金跟來醫院就診的一些農民朋友熟絡了起來。從那時起,農民出身的戴忠金開始積累一些關於農村的資料。
1998年,戴忠金開始寫書,《新農村新農民讀本》、《建設新農村爭當新農民》、《建設新農村爭當新干部》和《村幹部選舉必讀》先後出版。這背後,是戴忠金忍着病痛奔走鄉下實地調研和在海量資料裏“淘金”所得。自病退至今,戴忠金的足跡幾乎遍佈內地各省區。戴忠金目前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他只有一隻眼睛看得見,另一隻眼睛要緊貼到眼睫毛才能看到。”去年,黃春儀第一次見到戴忠金,後來成了戴忠金慈善事業的堅定支持者。
戴忠金並不覺得生病有多可怕,“重要的是你在活着的時候能幹什麼”。目前,戴忠金正在病榻前繼續創作他的農民感恩系列叢書,“我爭取在年底出一本,明年儘可能出兩本,只要身體能支撐就一直寫下去。”
他的身上衣別人擦地都嫌破
在合肥當地醫院提供的病房套間裏,戴忠金的“家當”“除了成堆的稿紙和書,就是一些舊衣服。”黃春儀說當時自己親眼看到時,眼淚嘩的就下來了,“他身上的保暖衣破了好幾個洞,別人可能連擦地都嫌破。”戴忠金沒有存款,每個月的退休金除了一部分留給剛滿14歲女兒的學費、生活費外,基本都用於資助他人。在調研時發現家鄉的敬老院和福利院條件不好,戴忠金就從自己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裏摳出1000元,讓敬老院裏的孤寡老人和福利院裏的孩子每天多吃一個雞蛋。
一次,聽到山區的孩子一日三餐吃鹹菜,戴忠金毫不猶豫把自己的2.9萬元補貼一次性捐了出去。戴忠金還爲四川綿陽小學買了200多套新式課桌椅,拿1萬元幫助貴州3戶苗族羣衆建了3個小水窖。
他眼中房子不是生活必需品
2010年,戴忠金入選由中央文明辦評選的“中國好人榜”。從2011年開始,戴忠金多方聯繫慈善人士,今年春節,黃春儀帶着30萬善款到了江蘇盱眙,戴忠金的“雞蛋工程”啓動,此舉讓當地1300多名五保老人和福利院孤兒都能在每天的伙食中增加一個雞蛋。“這種感覺就像家人,想象一下自己每天多吃一個雞蛋有多開心。”戴忠金說,這麼做,他很踏實。
戴忠金沒有房子,在他看來,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品。
南方日報記者向松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