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羊城晚報訊記者夏楊、通訊員林鵬程報道:4年前,清遠早產兒蝦仔出生不久就不幸夭折,由此引發的醫療糾紛案至今未了結。爲此,廣東省醫調委準備下周邀請醫患雙方和法律專家召開評鑑會,爲增加透明度,還邀請熱心市民到場見證。這是廣東首次全開放的醫療糾紛調解活動。
2008年7月22日,體重只有2.4公斤的早產兒羅蝦仔在清遠市人民醫院出生,出生時就患有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有反應差、口吐泡沫等症狀,醫院給予抗感染、促中樞神經發育等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後轉至廣州治療,但不久就夭折了。
悲傷的家屬就清遠市人民醫院的治療過程提出質疑,認爲醫方存在無檢測血壓、藥物使用錯誤、消毒隔離不規範等問題,而院方則認爲診斷和治療沒有問題。醫患雙方分歧太大,協商難以達成共識,就申請了市級、省級的醫療事故技術鑑定。
但對鑑定結果,患方一直不接受,也不同意偱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反而採取了霸佔病房、燃燒紙錢、恐嚇醫務人員、拉橫幅、貼標語、阻塞醫院門口等非正常方式,嚴重干擾醫院的診療秩序。
就此糾紛,清遠市各相關部門多次協調,均未得到解決。患方也反覆上訪,引起多部門的關注。
“當時省醫調委還在籌建中,即派人先後8次前往清遠協調。”省醫調委副主任王輝說,醫患雙方因之前的交涉已嚴重傷了和氣,雙方態度都非常強硬。患方堅持要求醫方賠償70多萬元,糾紛陷入了僵局。
省醫調委正式成立一年多來,立案調處糾紛案732件,成功610件,成功率92.7%,醫方滿意度93%,患方滿意度98%。看到這樣的效果,羅蝦仔家屬主動打電話,請求醫調委再次介入協調。
因此,省醫調委決定,將於下週擇期召開專家評鑑會。同時爲增加公開、透明度,首次邀請社會人士旁聽,加強對該糾紛處理的監督。
“這次暫時邀請市民旁聽,以後將慢慢過渡爲‘公民評鑑員’制度。”王輝說,自願旁聽的市民都有機會被聘爲“公民評鑑員”。因此對於旁聽市民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學歷在本科及以上,年齡在30-50歲。“有意者可聯繫我們!”
夏楊、林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