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官思妍實習生春燕常彬
2012年9月7日,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可是在小婕(化名)看來,這一天卻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爲這一天不單是她的21歲生日,更是她鄭重簽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的日子。她說:“能在生日這天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很開心,也很驕傲。”
每年生日都想做些有意義的事
9月7日,是小婕的21歲生日。當天13時許,她來到了吉林省紅十字會綜合辦公室,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上,認真書寫了自己的基本信息,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姓名。
記者看到,小婕在捐獻自願書上塗填了所有捐獻選項,除此之外,又在備註欄中添加了“角膜捐獻”的項目。小婕告訴記者,她是一名幼兒教師,家鄉在通化市,來長春工作已經兩年了。“工作之後,我就想讓自己的每個生日都過的有意義。去年生日我去了血站獻血,只是最後沒有獻血成功。”她說:“前幾天剛好看到一篇報道,講的是一位殘疾人捐獻器官的事蹟,我感觸特別深。所以今天就來了。”
小婕說,她查過一些資料,捐獻一副眼角膜,至少可以幫助兩名失明或重度視力低下患者重獲光明。而捐獻的心臟、肝臟、肺臟、腎臟等器官,經醫學移植,可以幫助救治器官衰竭患者,讓患者獲得新生。“那些身體殘疾的人都願意奉獻自己,幫助有需要的人,何況我這麼健康幸福呢。如果能在身故後幫到其他人,我一定會很欣慰。”小婕說。
父母觀念保守日後還需要慢慢開導
記者瞭解到,器官捐獻屬於身後捐獻,雖然簽署了捐獻器官自願書,但仍然需要全部直系家屬的同意方可生效。那麼小婕的家長是否支持她的行爲呢?
聽到記者的疑問,小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還沒告訴他們呢。他們的觀念比較保守,現在還不能真正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轉變過來的。”
小婕說,雖然暫時不打算將自己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的事情告訴父母,但是今後只要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逐漸向他們滲透器官捐獻的意義。“雖然他們思想保守,但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平時看到報紙電視上講一些感人事蹟,他們也特別有感觸。我相信他們會理解和支持我的。”她說。
在她的動員下已有同事願意加入捐獻行列
簽完捐獻自願書後,小婕從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手裏接過了標有姓名和編號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卡”。小婕告訴記者,以後她還會動員身邊的親朋好友加入到器官捐獻的行列中來。
“之前我跟同事也說過捐獻器官的事,剛開始他們也很不理解,但我把查到的資料給他們看過後,他們也改變了看法,現在都很支持我。”小婕說,她有一位同事也決定簽寫捐獻自願書,和她一樣做一名志願者。
臨走前,小婕特意向工作人員要了一些“器官捐獻宣傳單”。她表示,這些宣傳單要拿回去分發給同事和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們,讓他們瞭解器官捐獻這項愛心公益事業的重大意義。
我省已實現捐獻器官17例
當天下午,記者從省紅十字會綜合辦公室瞭解到,自2011年7月,我省成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試點省份以來,已實現捐獻器官17例。截至目前,我省紅十字會已爲200多名有器官捐獻意願的志願者進行了登記。
“對於器官捐獻,省紅十字會的宣傳活動始終沒有停止。在各項活動中,我們都把人體器官捐獻作爲一項重要工作來宣傳。”工作人員介紹說,像小婕這樣的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器官捐獻,而年齡較大的中年人、老年人觀念較難轉變。“我們通過發放宣傳品,設立諮詢臺等方式,廣泛宣傳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意義和具體實施辦法,如今也看到了一些效果。”
工作人員表示,市民如有捐獻意願,可撥打電話88905992,也可直接前往位於人民大街1486號的省紅十字會進行諮詢。
省紅十字會解答器官捐獻相關問題
記者從省紅十字會了解到,不論是工作人員在室外進行器官捐獻的宣傳,還是在辦公室接聽相關諮詢電話,在市民對於器官捐獻的理解中,仍有一部分人依舊存在誤區。因此,工作人員總結了一些相關問題,對此進行了詳細解答。
1.什麼是器官捐獻?
答: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不幸去世時,根據本人或家屬的意願,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無償的方式,捐獻給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讓他們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生活質量,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目前中國紅十字會開展的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是指面向社會公衆在其身故後自願的器官捐獻,不涉及活體器官捐獻。
2.器官捐獻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基本條件?
答:器官捐獻並無絕對年齡限制,主要視捐獻器官及組織的可用性而定。原則上,有關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沒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嚴重傳染病,沒有癌症(除原發性腦腫瘤)者,一般都適合捐獻器官。另外,專門的醫療小組會評估捐獻的器官是否適合用作移植後,纔會進行手術。
3.器官捐獻有哪些方式?
答:包括兩種情況:①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的公民通過書面自願申請器官捐獻登記,並且沒有撤銷該登記,待其身故後進行器官捐獻;②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人體器官,待其身故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的器官捐獻。
4.是否可以指定捐獻給某位特定人員?
答:器官捐獻是大愛的表現,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移植時需要考慮諸多的因素,如組織抗原基因(HLA)的類型及血型等,誰最適合,應由移植專家小組來決定。
5.我還年輕,也需考慮器官捐獻的事情嗎?
答:合適的器官捐獻者大部分是意外或突發疾病的去世者。如果死者生前沒有以書面方式表達捐獻器官的意願,也沒有向家人表明捐獻意願的話,去世後很難實現捐獻器官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