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方日報訊(記者/張西陸張仁望)自《關於深圳停車收費政策調整的研究》公佈以來,短短數日,引發持續質疑。由深圳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發起的投票結果顯示,八成以上的市民對調價舉措持反對意見。有政協委員表示,準備籌劃一場專題議政,與市交通運輸委面對面就此問題展開辯論。
多名專家及市民認爲,在公共交通未完善之前即出臺停車費大幅調價方案,相關部門着實“心太急”。此外,調價方案會否經過市民聽證、停車費款項能否專款專用也成爲關注焦點。專家表示,涉及到重大民生的問題,一定要經過聽證,最好能設置博弈機制,讓市民充分參與,同時針對多收取的停車費使用情況,呼籲相關部門定期向市民公佈,提高執政透明度。
-三問停車費上調方案
一
?
爲何不先完善公交出行網絡?
市民批相關部門“心太急”
博友說
在還沒完善現有公交出行網絡之時就啓動停車費大幅上調方案,相關部門“心太急”了。
本次公佈的研究方案對停車費上調幅度之大可謂前所未有。深圳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於9月7日發起“你對於深圳提高停車費如何看”的投票,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155人蔘與投票,其中持反對意見的佔83.2%。
“咱們仿效北京、上海,但人家的公交起步才幾毛線,坐地鐵上班才2塊錢。降低公交出行成本是首要的,等公交出行系統真正發展完善了,停車費漲到300元我都鼓掌歡迎!”博友“BB天秤座”如是說。
儘管深圳市交通運輸委不斷強調,“提高停車收費”只是近期該市“治堵”24條措施中的一條,其他如整治擁堵片區、清除“斷頭路”、公交提速、持續軌道建設等23條措施均在有序開展當中。但“BB天秤座”的觀點代表了絕大多數深圳市民和網友的觀點——在還沒完善現有公交出行網絡之時即啓動停車費大幅上調方案,相關部門“心太急”了。
深職院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說,英國倫敦在1863年就有了地鐵,但100多年之後的2003年,纔開始收擁堵費。她強調,大幅提高停車費,以經濟槓桿來治理擁堵不失爲一個好的辦法,比廣州、北京等城市通過行政手段限購好。
“現在很多市民選擇購車,根本原因在於公共交通跟不上。”王雪說,使用經濟槓桿應該在公共交通已經基本完善的基礎上進行,不可本末倒置,“只有將所有公共出行條件完善了,經濟調節纔是最後的辦法”。
深圳市政協委員、龍崗區政協常委、廣東君言律師事務所主任劉輝對停車費上調持反對意見。他認爲,交通擁堵的解決方式主要還是靠完善城市規劃和大力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比如香港的道路和車輛比例和深圳差不多,但香港交通暢通、有序,20多年來停車費沒有漲過,“根本差別在規劃,我們的城市規劃是個大問題,沒有民生意識,要麼沒有做好規劃,要麼有規劃沒有執行好”。
對比2006年深圳首次大幅上調停車費,劉輝直言,即使這一次提高停車費,過幾年再回過頭來看,可能還是沒什麼效果。
二
?
何時召開調價方案聽證會?
政協委員認爲方案應多聽取羣衆意見
專家說
使用經濟槓桿應該在公共交通已經基本完善的基礎上進行,不可本末倒置,只有將所有公共出行條件完善了,經濟調節纔是最後的辦法。
記者在東門街頭隨機採訪了20名深圳市民,過半市民表示,雖然此前已經多次在媒體上得知停車費要大漲的消息,但看到漲價幅度如此之大,着實讓他們“吃了一驚”。“這麼大的事情,作爲受影響最大的羣體,市民應該有參與決策權和知情權。”市民伍小姐說。
劉輝表示,從法律程序上來講,涉及到重大民生的問題,一定要經過聽證,“這個政策,市民關注度很高,看看深圳市政協能否做一個專題議政,市交通運輸委做正方,我們來做反方,就這個問題展開辯論。”
在王雪看來,提高停車費這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出臺,應該設置博弈機制,讓市民充分參與,吸納市民意見後纔出臺,“每次徵求民衆意見時,事先宣傳往往不夠,市民等聽證完了纔在媒體上看到,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參與,而且參與的渠道也並不暢通。”
王雪認爲,政策制定者和市民之間的不平等,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比如,公務員上班基本不需要交停車費,還能保證停車位,“政府的辦公大樓也是市民辦事的地方,這些停車場應該對市民開放,但現在卻封閉起來變成免費專有,這些停車場基本都是在一類的高收費中心區。”王雪強調,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享受特權,卻讓市民掏更多的錢補償交通擁堵的代價,是不公平的,也無法讓市民心服口服地接受。
劉輝強調,香港有專門的法律規定,香港政府下班後,停車場是對公衆開放的。“現在採取增加收費的方式,公務員、企業員工不用交停車費,到最後苦的是上班族。”
此前,5月份《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書》發佈之時,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於寶明表示,停車費調價方案還在擬定中,要待政府審批後才能公佈,公佈後也要通過聽證程序才能付諸實施。
此次發佈的初步研究成果可以說是相關部門提前通過媒體向市民“透個底”,發佈當天,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也向在場媒體強調,將廣泛聽取市民意見,市民可直接將意見與建議發送至方案撰寫方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呂國林的郵箱lgl@sutpc.com進行反映。
三
?
增收的停車費真能專款專用?
專家建議收費透明化並引入第三方監管
委員說
解決交通擁堵還是要靠完善城市規劃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政府增加的這部分停車費,到底用在了什麼地方?如果全部進了企業、私人老闆的腰包,對解決公共交通沒有任何幫助的話,則提高停車費將成爲一個失敗的政策。”王雪說。
本次調價方案中也明確建議,對路外停車收費調整後的停車場新增收益部分,除保留必要的運營管理費用外,其餘上繳市財政專戶。呂國林強調,多收費用將專項發展公共交通,即公交的發展資金得到了拓展,公交服務水平有望進一步提高,最終得益的是全體市民。
然而,規劃容易落實難。現實中,在停車場收費這一鏈條上,涉及到收費管理員、收費企業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等多個環節,如果缺乏有效監管,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難免出現漏洞,滋生問題。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車主在交了全額停車費後,沒拿發票的情況時有發生。“拿了發票也沒辦法報銷,就乾脆不拿了。有時是收費員推說發票用完了,第二天才有,就不拿了。”車主鄧先生建議,聘請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多收取的停車費用的使用進行監管,要確保其用在惠及民生的方面,這樣才能取信於民。
一名曾在某百貨商場做過行政工作的王小姐說,商場規定凡是購物滿200元的顧客,憑小票可以免費停車兩小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商場的停車收費管理員就學會了“取巧”,暗中找到一些商場的購物發票,通過購物發票將停車費收歸自己囊中。“管理員的月薪並不高,我處理過的一個員工,每天少則‘創收’二三十元,多則‘創收’上百元。”
王雪建議,政府在出臺停車費漲價政策前,要和市民講清楚是否已和停車場達成共識,多收的費用確實對改善公共交通起到了作用,“這個量要進行測算,不是說能夠返回公共財政就算了。每天停車數是多少?增加的費用是多少?停車場答應了沒有?還要注意能否做到每半年或每一年定期向市民公佈相關款項、能否做到專款專用。”
增收的停車費,到底用在什麼地方?
-焦點
方案建議對路外停車收費調整後的停車場新增收益部分,除保留必要的運營管理費用外,其餘上繳市財政專戶,專項發展公共交通。
但規劃容易落實難,在停車場收費這一鏈條上,涉及收費管理員、收費企業及政府相關部門等多個環節,如果缺乏有效監管,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難免出現漏洞,滋生問題。每天停車數是多少?增加的費用是多少?停車場是否同意將增收部分上繳?
如果增收的停車費全部進了企業、私人老闆或個人的腰包,對解決公共交通沒有任何幫助,則提高停車費將成爲一個失敗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