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連日來,本報有關“公交乘車難病根在哪裏?”的系列報道引來強烈的社會反響。不少市民來電錶示,雖然城區的馬路日漸寬闊,可變寬闊的馬路兩邊卻成了停車場。同時,不斷增多的車輛佔去了很大一部分城區空間,導致城區交通出現擁堵,成爲現代城市無法逃避的“富貴病”。如何緩解擁堵,讓城市公交越來越順暢,是衆多市民最期盼的事!
市民呼籲:公交能否設定站間運行時間
如何使得城市公交順暢起來呢?對此,有市民建議,爲了讓公交運行準時,能否設定站與站之間的運行時刻?讓乘客來進行監督,以保證公交車準時運行。
市民姚先生稱,目前,城區所有公交車站牌上只標有運行站點及早班車與末班車的時間,這樣根本起不到監督作用。“我認爲,在每條運行線路的每個站點上標註運行間隔時間,以及超過這個間隔時間後的投訴電話,對公交車司機進行監管。”他說,相信這樣的做法對目前蘭州難以準時的公交有一點督促作用。
熱心市民對改善公交運作狀況提出的建議,大體可以總結爲:從規劃上體現公交優先,在城市規劃中劃定公交發展的空間;加強司乘人員文明服務意識,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增加公交線路、車次、做到準時準點;加大財政投入,重視公交,重視民生民本;清除發展大蘭州公交的障礙;增加投入改善車輛,加強準時運行。
由此,公交車越準點,人們對等候的抱怨就越少,對公交車的信任就越強,使用公交車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很多市民認爲,只要每趟公交車都能夠準時進站,以儘快載客離站、疏散客流爲目標,合理安排各個時段的發車間隔,才能全力保證公交車的準點運行。同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建立發達便捷的公共交通體系,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傳力度,逐步改變市民的出行方式,形成以公交爲主的交通出行方式。
公交優先:體現的也是百姓優先
市民在乘坐公交車時,總能看到乘客給老年人、懷抱嬰兒者讓座的場景。隨着城市公交的發展,市民在乘坐公交車時越來越文明,對弱勢羣體的人文關懷也越來越具體。不少市民希望通過公交公司化改造,司乘人員更耐心,有引導、有幫扶,也有更多笑容。行業服務提高,百姓也更青睞於公共交通。大多數市民認爲,要讓城市有限的道路發揮出最大作用,公交應真正成爲市民的首選出行方式。
“不記得從何時開始,我和老公在前往瑞德摩爾、西關等商業旺地消費時,不再開自己的車,而是乘坐較爲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了。”市民胡小姐的選擇有一定代表性。考慮到繁華地段交通擁擠、停車難等原因,市民開始放棄開私家車,在市中心區出行乘坐公共交通。事實上,這在國外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擁有但適度使用”私家車的綠色出行理念,也是歐美地區私家車數量龐大但中心區並不擁堵的原因所在。對於不少市民來說,便捷、方便且快速、舒適和經濟的公共交通才是吸引人們的出行工具。公共交通在便捷快速等綜合性因素上都有優勢了,人們纔可能放棄私家車出行。要真正吸引市民更多借助於公共交通,還需要政府政策之手的推動力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