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電綠色的毛衫袖口上沾滿粉筆灰,腳上那雙平底黑色皮鞋也飽經風霜。個子不高,微駝着背,甘肅省嘉峪關市酒鋼三中教室裏的閆桂珍老師看上去貌不驚人。
坐在閆桂珍身邊,記者注意到,她右邊臉頰上,有幾塊清晰的深褐色疤痕。那是前段時間閆桂珍給家裏癱瘓的弟弟做早飯時,因爲着急趕學生的早讀,不小心將滾燙的油濺到了自己臉上。這天早上7點,早讀開始的時候,閆老師依然準時出現在了教室門前。
只要不耽誤上課,閆桂珍什麼都不計較。算上自習,閆桂珍一週要上大約40節課,一學期差不多1000節課。
閆桂珍提到自己的每個學生都很得意,這個是“電腦專家”,那個是“演講家”,每個孩子都是“發光體”。
“不管什麼樣的學生,閆老師都是一視同仁,從來不會因爲學習成績或者家庭背景而對誰另眼相看。”高三一班的于帥潔告訴記者。
閆桂珍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覺得被集體、老師拋棄,也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因爲家庭困難而上不起學。
酒鋼三中團委書記毛學秀曾經和閆桂珍一起搭班代課,他發現,閆老師的生活很簡單,饅頭鹹菜、開水泡飯,就是一餐。許多時候,爲了按時給學生上晚自習,閆桂珍咬兩口大餅,就進教室上課。
“但她給有困難的學生花錢卻從不吝嗇。交不起學費,她墊;買不起參考書,她幫;自行車丟了,她買。”
“這麼些年,爲學生,閆老師真的不知道捐出去了多少錢。”毛學秀說。因爲帶過的學生成績優異——畢業班培養出了3名甘肅省文科高考狀元,所教班高考語文成績連續多年高於全省平均分15分以上,高考升學率均在90%以上,其中連續三年達到100%,閆桂珍贏得過許多榮譽,但是有“實惠”,閆桂珍卻從不會自己留下。
今年的9月5日,在嘉峪關市的教師節表彰大會上,閆桂珍捧得嘉峪關市“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特殊貢獻獎”,獎金20萬元。“我打算拿這些錢做一個基金,嘉獎優秀的年輕教師,資助上不起學的孩子,獎勵成績突出的學生。”閆桂珍掰着指頭算了又算,就是沒給自己餘下一分。
剛當選爲十八大代表的閆桂珍對教育、對學生的那顆心始終赤誠。每每走上鍾情的三尺講臺,閆桂珍就充滿了激情和能量。“沒有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就別當老師。”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