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烏蘭圖雅,蒙語『紅霞』之意。美麗的草原姑娘烏蘭圖雅出道以來,就像她的名字般愈發火紅。她全新演繹的《套馬杆》紅遍大江南北,而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為她的發展平添了不少色彩。和烏蘭圖雅相約在昆侖飯店,見她一身民族風的裝束——桃紅的牡丹繡花帽、繡花黑色兜肚——一副蒙古族姑娘的裝束。烏蘭圖雅來自清代孝莊皇後的故鄉科爾沁草原,大眼睛、黑眸子、白淨的皮膚、尖尖的下巴,典型的草原美女。而低沈、寬厚的嗓音更是她詮釋浩瀚草原的佳音。
本報記者
閻彤攝J124
蒙古族飲食可用白紅黃三色代表
『歌手、演員不僅是文藝工作者,更是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每次演出,烏蘭圖雅都會強調自己來自科爾沁草原。宣傳家鄉、宣傳蒙古族文化,是她的使命。談及蒙古族美食,她很是興奮。在北京讀書期間,她經常去中央民族大學附近的蒙古族餐廳聚會吃飯。畢業後,她也會經常光顧,因為那裡有家鄉、民族的味道。
烏蘭圖雅說,蒙古族的飲食大家都比較熟悉,可以用三種色彩代表:白、紅、黃。白色主要是一些奶制品,比如奶豆腐、奶皮子、牛奶……紅色主要是烤羊肉;黃色則是炒米。『用黃油炒米再往裡面加點兒奶,味道可能外人受不了或不習慣,但對蒙古族人民來說卻是地道的美食』。
現代生活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很多東西已不能像從前那樣有時間去打理,蒙古族傳統飲食也是如此。以前蒙古族的奶茶一定要用茶磚、奶制作,但如今在城市已不合時宜。因此應運而生了專門制作奶茶的公司,將奶茶制成奶茶粉,做成小袋裝,再印上家鄉的logo,方便的同時也有濃濃的故鄉味。烏蘭圖雅覺得奶茶的形式雖然發生了變化,但精髓仍在,『不一定要完完全全像游牧時期那樣生活,但一定要保持特色。這是我們這些「草原小草」在外發展的根髓。我們不能變得和別人一樣,那我們的事業也失去了根基。』
自然環境孕育獨特的草原飲食文化
蒙古族飲食富有特色,烏蘭圖雅認為這是由草原的自然環境決定的。蒙古族從前過著游牧生活,與中原自然條件不同,主要以肉食為主,物產也不是那麼豐富。在這方面烏蘭圖雅有切身體會。18歲考入中央民族大學前,她一直生活在家鄉的小縣城。拿當地的水果來說,只有苹果、李子等,香蕉、菠蘿等都靠外來,種類屈指可數。到了北京,她纔知道水果原來有那麼多種,『很多水果沒見過,更叫不上名字』。從草原到大城市,烏蘭圖雅認識到了自然環境的魔力,但就是這相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孕育了獨特的草原飲食文化。
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在惡劣的條件下,創造了民族歌舞、馬頭琴……說到這裡,烏蘭圖雅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這些藝術形式都源於牧民的日常生活,像酒盅舞、筷子舞、頂碗舞,用最簡單的餐具創造出一種餐桌歌舞文化。』性情豪放的蒙古族人民喜歡聚會飲酒,酒到酣處,大伙便唱起來跳起來。沒有樂器伴奏,便拿起手邊的碗筷、酒盅,或伴奏敲擊出美妙的節奏;或做舞蹈用具,演繹出剛柔並濟的舞姿。經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和發展,慢慢衍生出了酒桌上的歌舞文化。說著,烏蘭圖雅拿起茶杯比劃起來,『酒盅比茶杯小一點兒,兩個扣在一起,然後一張一合打出有節奏的拍子』。
『朋友們啊,歡聚一堂盡情乾一杯』,這《祝酒歌》歌詞真切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性格,豪邁而熱情好客。在飲食文化方面,更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烤全羊擺上餐桌,羊頭必須對著尊貴的客人。聚會時,每個人都要站起來說祝酒詞,此時其他人要放下筷子用耳傾聽,以表達對他人的尊敬。了解蒙古族飲食文化的人大都知道,蒙古族人飲酒前必先敬天、地、祖先,圖雅告訴我們其實這裡面還有個傳說:成吉思汗崛起後,想加害他的人越來越多。有一次成吉思汗參加盟誓,對方蓄意加害,於酒中放毒。大汗喝前用象牙扳指兒一試,白色變成了灰色,便知有毒。大汗靈機一動,舉杯敬天,將酒灑向了天空。對方仍不死心,大汗接著敬地、敬祖先,三杯過後敵人知道已被發現,纔放棄了加害的念頭。成吉思汗也逃過了一劫。後來,這習俗便被延續了下來,但已不復當初之用。
『主角是他們不是我』
在石家莊發布新歌時,烏蘭圖雅曾多次探望聾啞學校的兒童。孩子們雖然有缺陷,但他們天真爛漫的笑容讓圖雅感動。從此讓外界關注這些孩子成了她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給孩子們展現自我的機會,她選了5名孩子為自己的歌曲《鳳凰飛》伴舞。孩子們的表演贏得陣陣掌聲,他們雖然聽不見,但懂得這是贊許。在剛剛結束的公益中國頒獎晚會上,孩子們繼續為她伴舞。演出結束後,孩子們又接到了其他方面的邀請,烏蘭圖雅說:『他們雖有殘疾,但也是生命中的鳳凰。公益的主角是他們,不是我!』
今年4月,烏蘭圖雅的個人演唱會《鳳凰來儀》在青島落下帷幕,美妙的草原廣闊讓觀眾領略了大草原的壯麗、無垠。圖雅透露自己下半年准備推出新的個人專輯,而其中有幾首歌曲就來自她的家鄉。處於上昇階段的她,各種演出活動應接不暇,但在公益的道路上她會繼續走下去。
在歌唱的道路上,她要『把最美的時刻獻給家鄉』,她不斷回望家鄉,有了家鄉她纔能飛得更高……
本報記者呂雋
本報通訊員梁延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