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王群華想方設法幫不同人群就業
在位於浦東福山路的陸家嘴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許多居民碰到就業難題總喜歡找工號『001』的工作人員,他就是陸家嘴街道勞動科科長王群華。在忙碌的工作間隙,他接受了記者采訪,話題便是他啃了近5年的『啃老族』就業硬骨頭。
『斷奶』要抓住最佳年齡
王群華語速快,走路快,做事也快。『5年前,我從組織人事科調到勞動科,直接和普通市民打交道,幫助不同人群實現就業。每天生活都像在打仗,但我覺得特別充實。因為就業解決好了,往往「一家門」的事都好辦了。』
王群華剛當勞動科科長時,面對的多數是『4050』人員,『他們雖然學歷不高、年齡偏大,但因為家庭負擔重,上有老、下有小,就業欲望比較強,所以只要能提供崗位,往往就能解決問題。』當時他還關注到,社區裡有一些『小年輕』無業在家,打打游戲上上網,『很多人只要在家裡待上1年就和社會脫節了。』
讓王群華心焦的是,許多年輕人在失業一段時間後,壓根失去了就業的欲望,而且往往眼高手低。有一名社區青年長期失業在家,家人、街道為他介紹了多份工作,他不是嫌遠、就是嫌累,要麼和人相處不來,沒有一個做得長久。『一定要抓住年輕人就業的最佳年齡,為他們找到有職業發展空間的崗位,纔能讓「啃老族」們盡快「斷奶」!』
上網也能練就求職技能
為此,王群華和他的就業援助員們決定先摸底,搞清『啃老族』的生存狀況。陸家嘴地區轄區有5.5平方公裡,大多數為老舊小區,有三分之一存在人戶分離的現象。經過一次次上門,街道全面調查轄區內失業、無業等人員的基本情況、就業態度、就業意向、薪資期望等。
如何把『啃老族』從家裡拉出來?能否根據『宅男』、『宅女』們愛上網的特點,讓他們在家裡就練就求職技能?為此,王群華和一家公司合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發了一套『就業導航快線』服務平臺。年輕人只要輸入基本信息,就能在網上做自我診斷,還可以看動漫模擬求職,不出家門就能接受全套就業指導服務,包括如何寫簡歷、如何著裝等。
家住嶗山二村的王健原本從學校畢業後『宅』在家裡,聽到就業援助員介紹的導航快線網站後,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網上『練練手』,沒想到經過網上學習後考試得了一等獎,贏得了苹果獎品的同時,也增強了就業的信心。現在他已經在一家IT公司應聘成功,還一邊上班,一邊進修本科學歷,讓全家人欣喜不已。
『掘地三尺』找就業資源
在為年輕人提供一對一針對性服務的同時,王群華也利用陸家嘴街道的社區資源,為年輕人們『掘地三尺』挖掘就業資源。
世博會期間,當他聽說世博場館在招工作人員,馬上將符合條件的年輕人召集到一起,為他們提供統一的世博知識、禮儀、英語培訓,然後安排大巴士將他們一起送去面試。由於事先培訓准備充分,共有47人先後被世博場館錄用。世博會結束後,多數人還成為單位的正式員工。
『前幾天我們聽說機場免稅店要招人,因為招人的人力資源公司是陸家嘴社區的兩新組織,我們馬上又請來公司的HR為年輕人做培訓,現在第一批已經有13人被錄用了!』王群華欣喜地說。
據了解,現在陸家嘴街道的應屆畢業生實現就業(或見習)率超過98%,每年新增1.1萬個就業崗位。今年7月,街道剛剛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就業先進單位。
王群華透露,下一步,還將把所有失業無業人員信息以及就業崗位納入統一的網絡服務平臺,提供更高效適合的就業崗位。
本報記者宋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