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於加大整治“地溝油”力度,保障食品安全》的民生建議,被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列爲今年重點督辦項目。這件關係每個人生命健康的重點建議到底辦理得如何?20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了重點建議督辦工作會議。記者獲悉,對餐廚廢棄物從產生、收運到處置能起到全程監管作用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指導意見》已經完成了第三輪徵求意見,正在報請省政府批准。
思路:
治理地溝油需變堵爲疏
“地溝油”到底要怎麼管住?省衛生廳副廳長、食安辦副主任黃飛表示,“‘地溝油’主要的來源是餐廚廢棄物,要管住‘地溝油’,就要管住餐廚廢棄物的一頭一尾,頭就是收運,尾就是資源化利用。單靠堵和查不行,一定要疏。”
本着這個思路,省食安辦牽頭草擬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以“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試點先行,立法配套、重點突破,先易後難、打建結合,標本兼治”爲原則,通過建立城市餐廚廢棄物收運和處置體系,完善餐廚廢棄物處置設施,推行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和處置全程監控等措施,從源頭上解決“地溝油”問題。
試點:
專項資金力促變廢爲寶
“深圳市作爲全國第一批試點工作城市,有一些好做法成了我們解決問題的突破點。”黃飛介紹說,深圳由政府出資建立了一批對“地溝油”收集、運輸、加工、再利用的環保型企業,把“地溝油”資源化利用的各個鏈條鏈接了起來。
黃飛介紹,省財政廳設立了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持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應用,並在研究對回收再利用“地溝油”的資源化利用型企業給予政策扶持,“比如在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減免。”
與此同時,嚴管的“手”並未鬆懈。據統計,今年1-8月,各部門取締了無證照食品生產經營場所250家,搗毀售假窩點114個;查獲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非正規來源食用油13.18萬公斤;查處涉嫌製售“地溝油”案件14宗,查獲涉嫌“地溝油”4.5萬公斤。
問題:
多頭管理管不住地溝油
雖然有了思路,但面臨的問題還是不少。黃飛表示,目前廣東省各地有能力處理餐廚廢棄物的處理廠不多,僅廣州、深圳比較成規模,其他地市都非常薄弱,不足以處理本地的餐廚廢棄物。由於不法分子收購廢油的價格比較高,很多“地溝油”還是沒有流向正規處理廠。“不過,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多頭管理。餐廚廢棄物處置體系建設牽涉部門衆多,存在部門職責不夠明確、調解機制不夠規範的情況。”
記者也注意到,僅僅是督辦“地溝油”重點建議的主辦及會辦部門就有省食安辦、經信委、科技廳、公安廳、財政廳、環保廳、住建廳、農業廳、工商局、質監局、食監局等十幾個部門。黃飛也表示,這一問題要結合食品安全管理方式的改革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