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協和醫院新門診樓將於10月4日試運行,每天上午半日門診,10月8日起全面啟用。為不影響患者就診,醫院全體科室將利用中秋國慶長假的前四天完成大規模門診搬家。急診開診的時間安排在10月中旬。
停車位增加了5倍
協和醫院新大樓坐落在協和東院區北側,由門診樓、急診樓和手術科室樓三部分組成。新大樓共14層,地下3層,地上11層。門診部設置在新大樓東部,緊鄰舊門診樓;住院部在大樓西部,可使住院患者免受東單北大街人車鼎沸的嘈雜之苦;急診樓位於新大樓北側,設置有臨街的獨立出入口,同時在內部結構上與門診、病房、手術室相溝通呼應,便於門診病人危急情況下的搶救和急診手術病人的搬運。
記者今天上午在現場看到,皮膚科部分科室已搬進新大樓試運行。在門診樓外牆上,貼著各個科室的分布圖。一樓主要是綜合服務臺、建大病歷、藥房等;二樓分布有內科、內科檢查區、腫瘤化療日間病房等;三樓分布有超聲科、神經科和婦產科;四樓分布有兒科、心理醫學等;五樓分布有皮膚科、內分泌科等;六樓分布有變態反應科、耳鼻喉科、眼科等;七樓分布有中醫科、口腔科等;八樓分布有病理科、病案科;九到十一樓是健康醫學部。
新大樓地下二、三層均為車庫,在技術上實現了平層停車與立體停車相結合,共有1300多個停車位,是原來地上地下總停車位的5倍。目前開放的車位為500個,11月初將全部開放。由於新大樓的部分停車位已經開放,記者發現,今天上午東單北大街擁堵情況明顯緩解。
58臺自助機方便患者
協和舊門診樓建成於上世紀70年代,是按日門診量2000人次設計的。而經過30多年的發展,醫院目前日門診量已經上萬,最高達12700人次。近年來新開展的許多檢查項目無法容納在舊門診樓,只能分散在老樓、住院樓、北配樓等各個大樓的犄角旮旯。
新門診大樓在設計時,就考慮到要將全部門診功能收納整合在同一座樓內,目前除PET/CT和放射治療外,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所有的門診就診流程。
醫院在門診大廳設了21個服務窗口,其他各層都設有至少兩個窗口,全部窗口可提供建卡、掛號、收費三合一的『通櫃式服務』。58臺功能強大的醫療服務自助機分布在大樓各層,可實現自助掛號、114預約取號、自助繳費、自助查詢,還能自助打印化驗單、處方、導診單等。這些自助機的添設,就像給患者專門開設的醫療服務『便利店』,使北區服務窗口數達到100個,是原門診樓3倍之多。銀醫卡和就診卡均可在自助機上使用。普通就診卡可以實現所有查詢功能及打印功能。
尊重隱私患者就醫有尊嚴
記者在外科門診看到,這裡設立了相對封閉獨立的泌尿外科男科診療區。不僅將原來分散在院區各角落的膀胱鏡及相關檢查治療、尿動力檢查、體外震波碎石和男科診療項目等50多個診療項目整合在同一個診療區內進行,還專門設立了更衣區,最大可能地保護男性患者隱私,實現診區無菌化管理,保證醫療安全。
新大樓二層檢驗科區專門為男性患者單設3個私密的標本采集室,該檢查室原名為『取精室』,為照顧患者尊嚴,標識名稱一律改為『體液檢查室』,避免了男性患者出入時的尷尬。
為減少患者拿著尿、便樣本在大廳往返的現象,檢驗科將原來設在2層的辦公室改造為衛生間蹲位,女衛生間蹲位由4個增加到了12個。每個衛生間擱置了小托架。還設計了生動活潑的尿便留取方法示意圖,解決了病人難以啟齒的問題。在生化檢驗『車間』牆上開了一個窗口,設立了標本留取處,窗口面向衛生間,與衛生間只有幾步之遙,患者在衛生間留取完標本後可將標本順道帶到窗口。
引進發藥機取藥不用等
新門診樓藥房取藥窗口由現在的9個增加到16個。為提高藥房的工作效率,減少患者的取藥等候時間,藥劑科引進了4套整盒發藥機,將用在門診藥房和特需藥房。內部測試顯示,從下單到配藥完成,最短時間僅為28秒。這就意味著,當患者還在從收費窗口或自助繳費機走到藥房的路上,藥品已經在窗口等候他的到來。
本報記者賈曉宏J146閻彤攝J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