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資料圖片
順周期性是指在時間維度上,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形成的動態正反饋機制放大繁榮和蕭條周期,加劇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並導致或增強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所具有的內在順周期性,以及資本監管、會計准則等外部規則對金融體系順周期性的進一步強化,是近年來金融失衡加劇、金融脆弱性增強,最終導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與銀行業相同,保險業也存在順周期性。體現在承保業務方面,在『堅挺』市場環境下,保險業務增長迅猛,費率走高、承保能力充裕,盈利狀況良好,風險得到釋放;在『疲軟』階段,保險業務萎靡,費率下跌,承保能力萎縮,盈利能力下降,風險逐漸積聚;體現在保險投資方面,經濟繁榮時期受證券市場收益率上昇引致的投資總量和收益的進一步增長,經濟衰退時期證券市場風險增加、收益率下降而導致的投資總量縮減和證券減持變現,從而加劇證券市場價格的下跌。作為證券市場上舉足輕重的機構投資者,保險投資的順周期性更值得引起監管機構的重視,並采取逆周期監管措施予以緩解。
保險投資順周期性形成機制要從保險資金來源與運用兩方面進行分析。
我國保險資金來源的順周期性分析
保險資金來源主要是資本金、准備金和承保盈餘,三者都存在明顯順周期性特點。
首先是資本金的順周期性。在經濟上行周期,保險公司業務大幅度擴張,資產質量好,盈利能力強,資本積累能力增強,使資本充足狀況改善,可以支持更大規模的投資,推動宏觀經濟的進一步高漲。反之,若經濟周期進入下行時期,業務減少,資產質量下降,盈利能力減弱,資本充足程度降低,迫使保險公司壓縮投資規模,從而進一步加劇宏觀經濟衰退。另外,經濟衰退時期,保險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動用資本衝銷損失,並且金融市場疲軟導致外部籌資困難或成本上昇,導致資本充足率下降;經濟繁榮時期,保險公司經營損失下降,盈利能力增強,更容易獲得外部資本的支持,資本充足率則上昇。
其次是保險准備金計提的順周期性。在經濟上行時期,一方面保險公司經營風險下降,對未來損失估計比較樂觀從而責任准備金提取比率相對下降,保險公司利潤增加,保險業務發展空間和競爭能力也得到提昇;另一方面,由於宏觀經濟的繁榮,人們對證券市場信心大增,保險公司也會因此增加對證券市場的投資進一步推進證券市場的繁榮。同理,在經濟下行時期,保險公司一方面為防范經營風險提高准備金計提比率,另一方面從證券市場撤回大量投資,宏觀經濟進一步下挫。
再次是承保盈餘的順周期性。經濟上行時期,保險公司業務規模擴大,保費收入也隨之增長,保險公司會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並增加對證券市場的投資。相反經濟下行時期,責任准備金計提會增加,承保盈餘減少,為保證償付能力,保險公司將抽回部分證券市場的資金,從而加劇資本市場的疲軟。
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順周期性分析
隨著國內債務市場的發展,信用類債券投資和其他信用類業務將會逐漸成為非銀行金融類機構業務收入和利潤的重要來源,尤其對保險公司而言,權益類投資受到監管的限制,信用類投資就成為提高公司收益的重要支柱。而目前受投資監管政策和資本市場低迷的影響,我國保險投資的主要工具還是各類債券,但面臨諸多風險:首先,國內債務市場正處在發展階段,債券發行數量少,容易造成對單一客戶授信金額大,風險集中化程度較高;其次,國內非銀行金融機構普遍缺乏對債券信用風險的正確認識,尤其是缺乏專業人員和有效的風險度量工具以及風險監控手段。
從實踐看,我國企業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具有顯著的順經濟周期性。經濟繁榮期,資產淨值上昇,盈利大幅增加,企業借款人的償債能力增強,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均較低,對其評級普遍較高,保險資金大量投資於債券市場,債券價格出現非理性上漲,保險投資收入顯著提高,利潤增加。為了獲得更多利潤,保險公司會將更多資金投入到債券市場,放松對保險投資的風險管理。而當經濟處於低迷時期,由於發債企業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均較高,對其評級普遍較低,債券價格暴跌,保險公司在證券市場遭受重創,利潤急劇縮減,保險公司更加注重投資組合選擇。為了減少在資本市場上的損失,保險公司在債券市場會拋售一些債券,回收部分資金,促使債券價格進一步下跌,影響資本市場的穩定性。
我國保險投資順周期效應的緩釋方法
一是保險資金來源的逆周期監管。應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對資本的監管。應根據經濟周期不同階段的轉化而變化,體現出應時而變的動態特征,緩解整個保險體系的順周期性。其次是應采取動態保險准備金計提制度,即經濟擴張時提高對准備金的監管要求,經濟衰退時適當降低要求,使保險公司在經濟繁榮時期多計提的准備金可用於彌補經濟衰退時的經營損失,盡量減少其在經濟衰退時期從債券市場撤出的資金量,緩解對宏觀經濟的負面衝擊效應。最後是應從控制保險企業經營風險的角度出發實施審慎的風險管理。
二是保險資金運用的逆周期監管。要解決我國保險公司內部評級的順經濟周期效應問題,有必要引入壓力測試制度,對保險公司內部評級風險參數采取跨周期的壓力測試,使其采取更加穩健和保守方法估計風險,針對內部評級法的順周期效應采取前瞻性的防范措施,減輕對經濟周期的『推波助瀾』作用。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本文系教育部項目12YJA790067、國家軟科學項目2011GXQ4D092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