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躺在病床上的張寧川。
10月1日,張寧川被蛇咬傷後,他用小刀將傷口劃了一條口子,用嘴將血吸出。
張寧川平時喜歡看動物世界和一些野外生存的節目,自救方法是從電視上學來的。
國慶期間,內江一名11歲小男孩張寧川在野外玩耍時,一條有斑點的毒蛇竄出,將他的左手背咬傷。有著一些自救常識的他,被毒蛇咬傷後,忍著劇痛用小刀在傷口劃了一條小口,用嘴將血吸出。
被咬傷後,張寧川跑到公路邊攔車尋求幫助。所幸的是,巡邏交警發現張寧川,及時將他送到醫院救治,避免了意外發生。經過幾天的治療,張寧川的傷勢大大減輕,今日將出院回家療養。
玩耍被蛇咬傷左手
昨日,張寧川仍然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相比幾天前,他精神了許多。『一條小蛇突然從草叢裡面竄出來,咬到了我的左手背。』回憶起被蛇咬的那一幕,張寧川至今都有點後怕。
『當時被蛇咬了過後,我看到蛇頭為三角形,脖子很細。』張寧川說,10月1日下午,自己和朋友在東興區四橋附近玩耍時,手機不慎掉在草叢中,在尋找手機時,被蛇咬傷左手。
被咬傷後,張寧川左手背傷口開始出血,並伴有疼痛感。隨後,他從身上摸出一把朋友送的小刀,忍著劇痛,將傷口劃了一條口子,用嘴邊吸血邊跑到公路上,希望通過攔車得到救助。
此時內江市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劉志剛、民警何小燕正在附近巡邏,發現張寧川後,將他手腕部位進行簡單包紮後,便驅車將他送往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從電視上學的自救方法
國慶期間,張寧川的外婆楊詩菊一直在醫院照顧她。楊詩菊說:『幸好他自己用嘴吸些毒血出來,曉得一些自救常識。』
張寧川說,自救方法是從電視上學來的,平時他就喜歡看動物世界和一些野外生存的節目,在電視上看到過被蛇咬後,劃開口子把血吸出來,能減輕蛇毒。於是,他被毒蛇咬傷後,照著電視裡面的自救方法展開自救。
目前,經過幾天的治療,張寧川的左手已經消腫,病情大為減輕。外婆楊詩菊表示,將會在今天辦出院手續,回到家中療養。
口吸蛇毒自救有危險
『11歲就能夠有自救意識的小孩,我還是頭一次見到。』據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室主任張瑜介紹,咬傷張寧川的確定是一條毒蛇,毒性較強,具體種類尚不明確。
對於張寧川用刀劃開傷口放血自救的行為,張瑜表示是正確的一種自救方式。張瑜說:『我們不主張小孩口吸自救,因為這樣自救的小孩很少,害怕小孩在口吸毒血的時候,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不小心吞入肚中,同樣會造成生命危險。』
張瑜介紹,手被蛇咬傷之後,用手捏住或者布條纏住頸部(手腕處),再用消毒的刀子劃開被蛇咬傷的傷口,在有流水的地方,邊衝傷口邊擠毒血。在用口吸毒血的同時,可以在傷口處隔著一張塑料薄膜吸出毒血,以防誤入口中吞服。簡單處理之後,及時到醫院就醫。專家解析
4至10月是蛇活動頻繁期
昨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了解到,今年入夏以來,內江的醫院已經收到多例被蛇咬的患者。
據了解,蛇往往在傍晚和凌晨時出來活動,4月至10月期間是蛇的活動頻繁期。
內江師院生物技術系副教授楊永德介紹,根據蛇的習性,蛇要在陰歷的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後纔進洞冬眠。在國慶期間,蛇還沒有進洞冬眠,也是它們覓尋、貯備能量,出沒頻繁的時候。
楊永德提醒,在城郊的草叢,樹木等等地方,蛇出沒較多,市民在路過有草叢的地方需要多注意,如有被蛇咬傷,請及時到醫院治療。馬魁讓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張揚江龍實習生袁娥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