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羊城晚報訊據《北京商報》報道,直銷巨頭如新集團被指在華涉嫌非法傳銷一事繼續發酵。受上述消息影響,如新股價大跌,致使股民蒙受損失。目前,中美律師正聯手對此展開調查,同時,也在徵集股民進行集體訴訟。
參與調查的跨國訴訟律師郝俊波透露,從公開信息可以看到,如新集團涉嫌在華非法傳銷,而該公司並未對此風險進行披露,導致股民權益受損。“針對如新集團存在的重大信息披露問題,中美律師計劃在美提起集體訴訟,現正徵集中國美股股民參與。凡在2011年10月25日至2012年8月7日期間購買或取得如新股票者,不管是否已經將股票出售都可以委託律師進行索賠,且參加訴訟不需要任何費用。”郝俊波說。
資料顯示,如新是美國一家生產研發和銷售個人保養品和膳食保健品公司,目前,如新旗下產品主要分爲兩大品牌NuSkin(如新)和Pharmanex(華茂)。1996年,該公司在紐交所上市。作爲中國第一批獲得“直銷營業執照”的30家公司之一,如新目前在華投資已超過10億元。
也許正是如新在中國市場近乎神速的擴張,引來了做空機構的注意。今年8月,香櫞發表報告稱,“如新在大中華區的商業模式遠離‘直銷’,更接近‘傳銷’,而傳銷在中國是違法的”。香櫞表示有證據表明,如果要加入如新的銷售團隊成爲一名“一般僱員”,就必須要繳納5000元人民幣購買產品。合肥的“一般僱員”的“下家”,其收入需要嚴格按照比例分配給該僱員本人及其另外5個“上家”,這些人構成了整個金字塔銷售模式的縮影。
8月初,如新發布的2012年二季度財報中列明,該公司收入爲5.93億美元,其中,中國地區收入佔比最大,爲2億美元,增速高於150%。由此不難看出,非法傳銷一事對如新打擊頗大。
雖然如新集團隨後堅稱在華業務合法,但其股價依舊受到重挫。對此,郝俊波指出,如新公司及其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在信息披露方面涉嫌存在重大過錯,違反了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有關條款,所以準備代理股民起訴被告公司和高管並要求賠償。
事實上,如新集團也曾表示,由於監管限制,該公司現在不能在中國很多地方開展直銷業務。因此其發展出一種混合型的商業模式,即在零售店,通過僱傭員工和合同制銷售人員來銷售產品。公司已把上述方式和直銷結合起來。基於機構的調查報告以及該公司的陳述,中美律師溝通後認爲,如新集團在中國的運營涉嫌違反法律傳銷,而該公司財務方面的相關陳述存在重大錯誤,具有誤導性。
另有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指出,在如新被曝非法傳銷後,中國的監管部門並沒有進行調查,也沒有給出確定性的結論。在這種情況下,股民的權益往往無法維護。而通過訴訟則可以讓中國股民的海外投資有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