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8日,首屆“歐洲穩定機制”理事會會議在盧森堡舉行,這標誌着作爲歐元區永久性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全面啓動。ESM總裁克勞斯·雷格林當天在ESM首次理事會新聞發佈會上宣佈:“隨着該機制全面啓動,ESM現階段的實際貸款能力爲2000億歐元。”眼下,西班牙銀行業破敗不堪,急需救助;下個月,希臘國庫可能彈盡糧絕。此時ESM全面啓動被視爲“救命稻草”,成爲阻遏歐債危機繼續蔓延的一道防線。但ESM不是“萬能藥”,它對歐債危機的解決只能起到拖延時間的作用。ESM“藥效”到底夠不夠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最高貸款額度爲5000億歐元
ESM是由歐元區17國依據國際法、通過締結條約成立的政府間組織,總部設在盧森堡。理事會由歐元區17國財長組成。ESM設董事會,目前仍由擔任歐元區臨時性救助基金——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首席執行官的克勞斯·雷格林領銜。
ESM將擁有7000億歐元的認繳資本,其中800億歐元爲實收資本,6200億歐元爲承諾通知即付資本。ESM最高貸款額度爲5000億歐元。根據歐盟相關文件,EFSF是一家根據盧森堡法律成立的公司,與ESM分屬不同法律實體,兩家機構不會合並。EFSF將在2013年6月30日結束使命,此前,EFSF和ESM並行運作。
ESM將向面臨嚴重金融問題的成員國提供一系列金融救助工具,包括直接向重債國提供貸款;提供預防性信貸額度;在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購買ESM成員國債券;通過向政府借貸方式幫助金融機構完成資本重組。
ESM與歐洲央行的政策有望互爲補充,形成合力。歐洲央行此前宣佈進行“直接貨幣交易”政策,但是一個國家只有申請EFSF/ESM支持,並且得到歐元集團批准,歐洲央行纔會在二級市場爲這個國家採取干預行動。歐洲央行將在二級市場購債,而EFSF/ESM將在一級市場購買。
分析認爲,ESM的設立本身就需要各成員國批准“財政契約”,該契約給各國設置了嚴格的財政紀律,並附帶相應的懲罰機制,歐盟可以進一步強化針對歐元區各國的財政監管職能,推進歐洲經濟財政一體化進程。
或在西班牙用掉1000億歐元
在歐債危機爆發初期,歐盟領導人成立了臨時性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M)以及EFSF,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央行構成歐債救助方案“鐵三角”。
然而EFSM和EFSF都屬於臨時性組織,其地位在歐盟各成員國相關法律法規上一直存在合法性質疑。因此歐盟領導人認爲有必要在2013年以後成立一個永久性的救助機制,以協助成員國度過金融或財政危機、確保歐元區的金融穩定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會受邀參與救助,以擴大ESM的救助能力。ESM正式運作後,第一個客戶可能是西班牙,援助西班牙銀行業進行資本重組。由於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西班牙銀行業遭受重創。爲解決銀行流動性問題,西班牙政府可能需要向歐盟申請約400億歐元的銀行專項救助。據悉,ESM最多可爲西班牙提供約1000億歐元以救助西班牙銀行業。
最終還是經濟強國爲窮國埋單
德國伊佛經濟研究所所長西恩認爲,ESM的意義已經被誇大。他認爲,ESM將是一個大的“壞賬銀行”,該機制的成立對解決歐債危機只能起到拖延時間的作用。只有那些急於處理手中毫無價值債權的投資者會從中受益。最終的結局仍是大家均攤歐元區主權債務,經濟強國爲窮國埋單。
歐洲政策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法比安·祖勒格對本報記者說,ESM的建立是歐元區債務危機駛入可控區域的重要一步,但它不是“萬能藥”。比如,希臘所欠債務太高以至於根本無法償還。他認爲,歐元區債務問題的永久解決方案在於推進政治、經濟和金融一體化,遏制重債國家實體經濟和社會問題持續惡化的態勢。
歐洲央行與ESM的救助政策無法改變歐元區內國家競爭力差異與銀行業等結構性問題。ESM“藥效”夠不夠?未來怎樣有效融資?這些都有待進一步觀察。
(本報盧森堡10月8日電)
>>點評<<
胡琨(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人員):面對歐債危機,在歐洲央行政策空間受制於其“禁止貨幣融資、中央銀行獨立性以及穩定物價爲首位目標”原則的情況下,ESM這一永久救助機制無疑將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ESM與其他政策工具相比,優勢明顯:第一,ESM救助方式與對象靈活,可在一級市場也可在二級市場操作,可救政府也可救銀行;第二,ESM設定容量上限,可避免歐元區國家相互承擔無限責任,但在必要時又可在成員國同意下擴容,增強其應付危機能力;第三,ESM提供的資金來自政府信用擔保和市場融資,相比歐洲央行投放基礎貨幣對物價穩定影響更小;第四,ESM通過設定救助前提條件的“建設性模糊”機制來規避救助產生的相應道德風險,督促救助對象進行相應變革。
ESM啓動後,配合歐洲央行直接貨幣交易,歐元區“最後貸款人”制度呼之欲出,市場信心將會穩定,重債國可依靠救助從容進行結構性改革,解決引發危機的實質性問題。隨着最後貸款人、財政聯盟與銀行聯盟這一組合機制的建設與完善,歐元區或將逐漸走出困境,一體化程度抑或會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