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消費者在境外強大的購買力,爲增長乏力的世界經濟提供新的復甦動力。剛剛結束的8天中秋國慶長假,對於歐美一些零售商和奢侈品牌而言,是名符其實的“黃金週”。蜂擁而至的中國遊客慷慨解囊,給當地黯淡的經濟帶來一抹亮色。
法國巴黎春天百貨專門爲中國消費者推出了“黃金週”促銷期,還設有專門的華人退稅區。在巴黎著名的老佛爺百貨商店,化妝品除了常規的銷售區域,還另外闢出一個專區給中國消費者,並且僱傭了大量懂中文的銷售人員。
“這幾天,約翰內斯堡大大小小的鑽石店中,隨處都可見到中國人的身影。11人的旅行團,在不到1小時的時間裏,就在一家鑽石店消費逾10萬元。”剛剛從南非歸來的隨團導遊李娜說,今年的最長“黃金週”與往年十一相比,出境遊的人數明顯增多,僅以南非團爲例,公司所接待的遊客數量比往年翻番。
記者從北京多家旅行社瞭解到,今年“十一”出境遊的人數同比增長三成以上,其中歐美遊、海島遊、豪華遊輪等價格不菲的高端旅遊路線也頗爲走俏。
上海中旅國際旅行社出境部領隊馬莉今年國慶節帶團出遊美國,遊客都是在國內已做好功課,拿着長長的購物單,每到一處就瘋狂掃貨,原計劃安排的購物時間總是不夠用,一般每個遊客消費金額在四五萬元左右。
“三四年前,美國的大多數奢侈品店還沒有會講中文的服務員,如今各家店都有專門針對中國客人的導購員。商店還爲中國遊客發放優惠券,很多地方掛着歡迎使用銀聯卡的招牌,有的商店老外門童還會講中文。自從金融危機之後,歐美國家對中國客人都特別熱情周到,中國消費者被認爲是拉動經濟復甦的重要力量。”馬莉說。
中國銀聯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八天“超級黃金週”,中國銀聯持卡人在境外交易額同比增長33%;除了歐美、東南亞等中國遊客較密集的境外遊目的地交易量增長明顯,在黎巴嫩、希臘、冰島、約旦等國家和地區,銀聯卡交易額均呈數倍增長。
國家旅遊局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爲7025萬人次,同比增長22%,而2012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7700萬人次;2011年中國遊客出境旅遊花費爲690億美元,預計今年將達到800億美元。
國際退稅機構環球藍聯的數據表明:2011年,中國大陸游客貢獻了歐洲奢侈品銷售額的一半;中國消費者到歐洲、新加坡及香港旅遊購物,平均每次花費1.1萬歐元。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旅遊系教授樓嘉軍認爲,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形勢下,中國消費者旺盛的購買力對世界經濟正發揮着獨特的“正向影響力”。
澳大利亞旅遊局的數據顯示,中國遊客每年給澳大利亞創造近40億澳元(約合41.5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爲該國旅遊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中國遊客強大的購買力帶旺了奶粉、蜂蜜、紅酒等本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而對於經濟衰退陰影籠罩的歐洲國家,中國遊客的到來,更是難得的好消息。英國倫敦的零售商報告說,爲吸引中國遊客,很多商店正在努力迎合中國遊客的需求,僱傭說中文普通話的員工,向中國遊客發放VIP通行證使其享受折扣優惠等。哈羅德百貨商店表示在安裝支持銀聯卡的讀卡器後,對中國顧客的銷售提高了40%。
由於中國顧客超強的消費能力,英國媒體更基於“英鎊”的概念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北京鎊”,稱“北京鎊”所消費的Burberry、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預計將會佔整個奢侈品行業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對外經貿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明月說:“中國遊客海外消費主要集中在皮具、手錶、化妝品、配飾等,價格相對可以接受,大部分消費者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富人,而是因爲對未來經濟和收入持續上升的樂觀預期而加入這種‘輕奢侈’消費。這種消費人羣在西方原本也有,但近年來因爲經濟低迷而萎縮。”
“以前主要是沿海城市的居民出遊和消費能力比較突出,這兩年內地城市到境外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二三線城市。”上海中旅國際旅行社出境旅遊中心總經理鬱偉華說,隨着中國居民收入的增加,中國人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中國“購買力”已經成爲各國都不能忽視的重要經濟驅動力。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表示,中國人在境外消費的規模效應對當地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被各國政府和學界肯定。美國有些學者統計測算,中國五個富人在美國的消費就能解決美國一個就業崗位。中國最具消費能力的人,在美國、歐洲等境外市場發揮了他們拉動經濟、解決就業的能量。除了中國每年8%左右的GDP高速增長,日益堅挺的中國消費力也成爲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