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碗、兩碗、三碗、四碗,樊蒙晚上比平時多吃了一碗飯,“我的飯量與走的路程是成正比的”。經過11個小時70公里的狂奔,樊蒙母子倆昨晚到達了墨江縣通關鎮,“我都沒想過今天能走70公里,之前最長就走60公里。本想把目的地定在鍾愛橋的,誰知那兒沒法住宿,只能往前拼了。”
其實,這還得益於墨江交警中隊的護送以及路上他們沒有碰到過多的熱心網友而耽誤時間。今天,樊蒙一行的目的地是32公里外的把邊鄉。
感受走雲南的路很幸福
早上7時50分,樊蒙母子吃完早餐,走出了下榻的雙胞大酒店,他們初定的目的地是43公里外的鐘愛橋。樊蒙依舊腳步健碩,出發沒多久,就把兩名網友陳雲、楊竣邦甩在了身後。母親寇敏君說:“一路過來坡最陡的是湖南,山最多的是貴州,已經練出來了。”樊蒙在後面邊推車邊笑:“走雲南的路很幸福。”
到鍾愛橋前,他們母子最大的困難是長12公里的老蒼坡。上坡前,墨江縣某駕校的教練鮑恩與兩名學生驅車從縣城趕來看望他們。“前些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他們進入了曲靖,覺得他的精神很好。”鮑恩與學生從包裏拿出幾百塊錢要給他們,遭到拒絕後,送給了他們一箱營養快線和涼茶。
爬坡北京小夥變“縴夫”
樊蒙母子還沒有出城,墨江縣交警大隊城區中隊的幾名交警在中隊長尹家寶的帶領下,開着一輛皮卡車從後面追了上來。剛開始幾名交警還可以跟上樊蒙的速度,半小時後他們卻不見了蹤影。尹家寶見狀開車載着他們追了上去,經過短暫的商議,樊蒙一行將所有行李都放到了車上,輕裝上陣。12公里的長坡,樊蒙在輪椅前面像縴夫似的往前拉,兩名交警王海者、李濤輪流在後面推。12公里的長坡,王海者推車走了近8公里,汗水浸透了他的襯衫,“去年12月當兵復員,早上沒跟上是還沒有適應他的速度”。
213國道的路況很差,有很多修修補補的痕跡,伴隨樊蒙一行的是兩邊乾枯的玉米地和豬圈的飼料味。路上的車輛以過往的大貨車、駕校教練車和村民的摩托車爲主,大貨車噴出的尾氣和吹起的黃土還是讓衆人很反感,樊蒙用紙巾擦了下上身,紙巾很黃。
爬上長坡後,兩名交警與楊竣邦交替着一路小跑地推着輪椅下山。累的人就到後面的車上稍作休息。而樊蒙則在車後與小狗“蝴蝶”抓蝴蝶,不一會兒他們就被落在了後面。下坡的路上,墨江某駕校的一行人在路邊燒烤,看到樊蒙一行,熱情地送來剛烤熟的肉片。尹家寶也在一棵果樹處停下摘了許多番石榴分給衆人吃。下午2時20分,寇敏君先行到了鍾愛橋,但遲遲不見樊蒙。10分鐘後,只見樊蒙扛着“蝴蝶”從橋上走了過來,“它累得不行了。”
守時以小跑的方式衝下山
吃完午飯,鑑於鍾愛橋沒有客棧,樊蒙一行只能繼續往前趕,要再走26公里到通關鎮。爲了能儘早到通關,樊蒙讓母親與網友坐通關鎮交警中隊的車先到縣城休息。雲信記者留下來陪他走剩下的26公里。
剛開始,遇到的是比上午還長15公里的通關大坡。樊蒙與雲信記者每人拿着兩瓶水以每小時6公里的速度向上爬着,路上鮮有人煙和車輛。在經歷了兩處彎道後,於5點半到了山頂,等待的交警說:“後面基本都是平路和下坡了。”“我覺得7時10分可以到通關。”樊蒙計劃着。爲了按時到達,稍作休息後,他以小跑的方式往山下衝。在距離通關不遠的村落,樊蒙吃了一顆棒棒糖和QQ糖補充能量。吃完,他用更快的速度往前奔。此時,夜色已經降臨,樊蒙黝黑的後背幾乎與天色混爲一體。
晚飯時,樊蒙與陳雲商量,“今天走的多了,明天少走點。”於是,他們把原定走58公里到磨黑鎮的計劃取消,改爲32公里的把邊鄉。寇敏君分析道:“今天幸虧交警同志幫忙,再加上路上沒有碰到很多熱心網友而耽擱時間。明天路程短,見到網友也可以說說話、拍照合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