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崔清新、陳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發佈的《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指出,2008年以來,全國共有126萬名服刑人員在服刑期間完成掃盲和義務教育課程,5800餘人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畢業證書。
白皮書說,中國努力建設公正、廉潔、文明、高效的新型監獄體制,逐步實現監獄“全額保障、監企分開、收支分開、規範運行”的改革目標。監獄行政運行經費、罪犯改造經費、罪犯生活費、獄政設施經費等均列入財政預算,全額保障。監獄建立罪犯勞動報酬制度,實行每週五天勞動教育、一天課堂教育、一天休息的教育改造制度,加強道德、文化、技術教育和勞動就業技能培訓,提高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後迴歸社會的能力。
白皮書指出,全國監獄開設各類技術培訓班3萬餘個,服刑人員職業技術獲證率達到參加培訓總數的75%以上,完成技術革新近14000項,獲得發明專利500多項。
白皮書說,近年來,中國致力於刑罰執行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從2003年開始進行社區矯正試點,2009年在全國推開,將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以及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放在社區矯正機構,在社會力量的協助下,矯正其犯罪心理和不良行爲,開展社會適應性幫扶,促使其順利融入社會。中國的刑法、刑事訴訟法已將社區矯正確立爲一項法律制度。截至2012年6月,全國累計接受社區矯正人員105.4萬人,解除矯正58.7萬人,社區矯正人員在矯正期間的再犯罪率爲0.2%左右。
白皮書指出,中國政府關注並幫助解決刑滿釋放人員在生活、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對生活困難且符合條件的人員,及時納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對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但生活確有困難的,給予臨時救助;對自主創業的刑滿釋放人員和爲其提供就業崗位的企業,落實減免稅費政策。據統計,2008年—2011年,全國接受社會救濟的刑滿釋放人員數量增加了2.7倍。監獄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後的重新犯罪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