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委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合肥熱電集團不斷提昇保障能力,完善內部管理,推動節能降耗,創新服務形式,得到了用戶、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相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合肥市第十二屆文明單位、合肥市國資委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行風評議從2009年第21位上昇到2010年的第六位,2011年繼續穩居前六位,市民滿意度不斷提昇。
自2009年起,熱電集團持續完善內部管理,推動節能降耗。著眼企業發展,加強人纔培養。綜合熱損從2009年底23.84%降至2011年底21.18%,降幅達2.66%,今年7月份單月熱損控制比去年同期更是降低了15.11%,2012年有望控制在20%以內。2011年發電標煤耗從2009年的313g/kwh下降到221g/kwh,2012年有望降到205g/kwh,近三年來,熱電集團通過強化管理,積極探索多種途徑節能降耗。2012年預計全年比2009年節約煤炭10萬噸。
多項措施並舉踐行高效保障
作為公用企業,搞好供熱保障義不容辭。熱電集團近年共投入約10億元擴建和新建熱源廠,大幅提昇供汽能力,對外供汽能力提高到1245噸/時;並相繼投入近億元,啟動管網連通工程建設,提高了供熱保障系數和安全性。幾年來,熱電集團各熱源廠加大落後抽凝機組的改造力度,同時新建擴建熱源廠全部上馬背壓機組,在保障能力提高的同時,使集團各熱源廠發電標煤耗顯著降低。2011年.熱電集團對書香苑、水岸茗都等8個小區換熱站房進行了無人值守控制自動化改造,改造後的站房能隨時感知傳輸室外氣溫、陽光和風速數據,並同步調整對外供熱溫度,在為用戶提供最佳舒適度的同時,熱損也得到大幅降低。據測算,改造後的無人值守站房實現每平方米蒸汽消耗量下降16%。節約成本約120萬元。今年,集團再次啟動對26個站房進行無人值守改造,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部改造完成,實現熱網管理的科學化和人性化。熱電集團為實現熱網管理信息化、高效化,通過建立熱網地理信息系統,對既有的管網、設備進行了『大摸底』,建立了企業管網圖形數據庫,同時也提高了管網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有效提昇了供熱輸送保障能力。
不講困難和條件,不計時間和成本,較好保障了合肥市重大活動、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醫療保障和民生需求的蒸汽供應工作。針對每年冬供初期工作量集中的特點和難點,堅持早准備、早啟動、早開通,強化冬供過程的組織領導、管理和控制。由於准備充分,措施得力,2011-2012采暖季,徹底消除了降壓供汽、故障停供現象,保障質量大幅度提高。特別是為服務好合肥平板產業和光伏產業的發展,以及滿足一批重點工業企業的用熱需求,服務合肥大發展,2010年11月25日,熱電集團開工建設東方熱電。建設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歷時11個月,圓滿實現建設目標。
強化優質服務打造特色品牌
在提昇保障能力的同時,熱電集團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創新服務內容。2010年初,合肥熱電集團黨委提出『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並組織全員大討論;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利用『創先爭優——三加強,三提高』活動的契機,重點『加強行風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將『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從要求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並於當年向社會公布了『六大服務紀律、八項服務承諾』。先後開通用戶信息收費系統、冷暖熱線962666呼叫系統;推行服務分片包乾、全程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推行行風建設社會監督制度;與市長熱線12345實現對接和信息共享等,有效地搭建起服務保障系統框架。實現服務信息公開,制作合肥集中供暖手冊、蒸汽集中制冷科普手冊。開展『科學用熱——節能減排家庭』志願實踐活動,實現與用戶的合作、互信、雙贏;連續兩年開展服務演出進小區活動,連續5年開展收費、諮詢進小區活動;開展用戶服務需求、滿意度問卷調查;在集團外網開闢『用戶心聲』等,架起服務信息公開的多方位渠道。同時,熱電集團不斷創新和完善服務方式,如積極開展『把服務對象當親人』活動;對問題多的小區開展駐點服務;針對行動不便用戶電話預約上門收費;采暖季實行『朝八晚五』工作制;啟動用戶即時評價系統;打造專工服務,積極探索VIP服務模式等。
2012年,熱電集團對服務資源再整合,全面組織開展圍繞創建『冷暖知心』服務品牌打造標兵班組和服務明星群體活動,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打造100名服務明星,並使集團一半以上的班組成為標兵班組,實現服務再提昇。
完善內部管理推動節能降耗
近三年,熱電集團雖背負煤價瘋漲,煤熱價格倒掛嚴重的包袱,但熱電集團上下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管理,夯實基礎管理,細化強化執行,向優化運行管理要效益;向技術進步、技術創新要效益;系統培訓實用人纔,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向人纔要效益。不斷降低成本,讓政府放心,讓社會放心。2011年噸汽單耗為165.2千克,比2009年下降12%,預計2012年噸汽單耗可降到160千克;如煤炭價格按2009年不變價格計算,2009年單位供熱成本280元/噸,2011年單位供熱成本為254元/噸,預計2012年為254元/噸。2012年預計全年比2009年節煤10萬噸,節約成本7500萬元。
積極推行管網優化調度,根據各熱源能力及熱力管網覆蓋范圍,進一步明確各熱電廠供熱區域和連通關口,建立完整的三級計量體系。分別出臺調度應急保障方案,確保及時發布調度指令進行管網切換,保障供熱穩定。推行機組優化運行,2011年,出臺生產運行經濟分析報告制度,實現『以數據指導生產』。通過科學調度,優化運行,不斷降低消耗,提高機組運行效率,有效降低運行成本,踐行節能減排,順應低碳經濟發展趨勢。將熱源廠各項消耗指標、成本控制指標由原來的40項細化到55項。培育熱電班組建設的『標准模式』,打造『經濟型、民主型、安全型、和諧型』標准班組。強化大修管理,保證公司管網及站房安全、穩定、經濟運行,也節約了大量成本。強化制度執行,2012年集中開展『制度執行年』活動,努力將制度轉化、固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
同時,為切實提高民生保障能力,推動企業發展,熱電集團在2010年完成設計、安裝、儲運等三家輔業改革的同時,通過精簡內部組織機構,以適應集約化、高效化管理的需要,為集團生產運營有效運作和進一步深化改革力度建立組織保障。本著『向一線傾斜,向技術崗位傾斜,向責任大貢獻大的崗位傾斜』的原則,改革薪酬體系。有利於建立內部激勵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企業活力。圍繞工程質量、安全、效益等重點,推行材料合格供應商制度,實行全程公開、公正、公平、透明,采購性價比高的材料設備;推行工程建設『四分開』制度,推行項目經理制,實行單項工程核算等。
著眼企業發展加強人纔培養
熱電集團通過完善內部考核、晉昇機制,鼓勵員工崗位成纔、技術成纔,如開展『青年崗位技術能手』評選,技術創新成果評比表彰,熱源廠全能值班員的培養、選拔,標兵班組和服務明星的培養、打造等,實現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目標的結合。建立了集團後備管理人纔庫,每兩年考核和更新一次,對入庫的後備人纔優先培養、優先重用。設立入庫後備人纔個人學習補助資金,確定發展目標,定期組織培訓和教育,促使入庫人員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管理經驗,建立管理人員交流制度,優化管理人員結構,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在2011——2012年,熱電集團安排了17名管理人員進行交流任職。
以制度保障人纔成長,陸續出臺《合肥熱電集團五年培訓規劃》、《員工繼續教育管理辦法》、《員工繼續教育學時管理辦法》等,通過實施各層次、各類別的員工教育培訓和鼓勵員工自學,提昇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鼓勵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將培訓向一線員工傾斜,堅持針對性和實踐性,以工作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與職位的特點緊密結合,確保培訓出效果。計劃三年內培養30名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含技師);100名以上具有初級職稱(含高級工)專業技術人纔。如2012年集團公司開展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聘任工作,極大地激發員工參加繼續教育的熱情,引導員工成長。
熱電集團將始終秉承『服務社會,造福民生』的企業宗旨,以『服務城市發展,踐行節能減排;保障民生,提昇城市人居環境;實施污泥焚燒發電,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處理』為己任,在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市城鄉建委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在面對煤熱價格嚴重倒掛、嚴重虧損的情況下勇擔社會責任,苦練內功,努力踐行『優質服務,高效保障』和『強化管理,降低成本』公用企業社會責任,熱電集團為合肥『新跨越、進十強』、『打造「大湖名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