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民衆對社區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深圳市坪山新區黨工委書記楊緒鬆2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深圳包括坪山在內的很多社區都借鑑了香港社區服務的管理模式,坪山新區的社區可以破舊但是一定不能髒,要讓民衆生活得舒心。
記者20日探訪了深圳坪山新區內的不少社區,發現確如楊緒鬆所說,這裏的社區非常乾淨整潔。“老百姓天天都是聞污水,雜草叢生,這怎麼行?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不要花多少錢就可以辦到的我們爲什麼不能先做?”楊緒鬆如是說。
楊緒鬆介紹說,坪山新區的社區服務中心的管理模式借鑑了香港社會服務模式。該模式即由政府來整合場地設施,資金由政府提供穩定的、持續的資金投入,同時由民辦的專業服務機構爲主體,包括以社工在內專業人才爲服務骨幹。
據瞭解,深圳市從2010年11月份制定了《深圳市社區服務發展規劃》,自此,深圳將社區服務中心作爲一個社區服務發展規劃主要的基本內容,規劃五年內全市建設700家社區服務中心。經過一年的努力,到目前爲止深圳已經建設了120家的社區服務中心。
深圳社區建設的優點體現在那些爲社區民衆而開闢的服務中心上。在龍田社區,有一個特殊的“廚藝閣”,它專門教社區婦女烹飪技巧。婦女們在社工的協助下,買面稱肉,和麪剁餡,做雲吞、蒸餃、麪條、糕點。大家彙集在這裏,不僅蒸煮論功夫,互相學習廚藝,共享美味。社工和服務中心的義工們,還將做好的水餃、糕點帶到社區孤寡老人家裏,讓居家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也能分享美味和快樂。
走進碧嶺社區的“青蘋果樂園”,又有另一番趣味。它專門爲社區學生輔導課業以及溫習當天所學習的文化知識,同時還會開展各種興趣課程,打造快樂新學堂,從而讓忙於工作的家長能夠放心。
楊緒鬆稱,深圳把社區服務中心項目的推進作爲一個新生事物,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存在一些不足,如設施狀況還比較落後等,但深圳市政府一直給予社區建設大量的資金支持,還出臺了很多扶持、指導監管的配套措施,相信深圳社區建設會摸索出一條更美好的道路。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