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人說雕塑是城市的舞蹈,它們巧妙地出現在城市的某一地、某一角,讓人驚喜、讓人思考。在主城各大商圈裡,各類雕塑林立,但又有多少人能看懂它的舞姿,讀懂它的故事呢?
重慶晚報記者劉露瑤攝影報道
激流穿石
雕塑地點:大渡口步行街
建成時間:2008年
在大渡口步行街中軸線上,有一個由南向北的大雕塑,市民都說看起很藝術,就是不明白想表達個啥。記者看到,雕塑突出的就是紅色的三個分段,『有點像花瓣』、『立起來的有點像綢帶……』有路人說。
大渡口區城建辦工作人員:這個雕塑名叫『激流穿石』,紅色部分象征激流,水流從上端長寬均為6米的漩渦,直穿向高9.9米的石柱,在石柱周圍還形象地散布了一些被水流擊碎的石頭。該作品的構思來源於大渡口與水的淵源,是現代氣息和歷史的完美結合。
購物狂
雕塑地點:楊家坪步行街
建成時間:2003年
去過楊家坪步行街的人,大都熟悉那一對手。一只帶著手表的男人手,提著一個鼓囊囊的藍色購物袋;另一只帶著手鐲的女士手,提著一個滿滿的紅色購物袋。
不少細心市民發現,這個雕塑在其他城市也出現過。城市雕塑,也能批量制造?
楊家坪商圈辦:雕塑名為『購物狂』,是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焦興濤的原創作品。其它城市的類似雕塑,純屬仿冒。
購物狂,顧名思義,就是鼓勵大家瘋狂購物。讓鼓鼓的時尚手提袋達到如此高度,並立於步行街中心,意思你懂的:打開錢包,開始血拼吧!
記憶山城
雕塑地點:解放碑洪崖洞
建成時間:2005年
不久前,洪崖洞的吊腳樓雕塑被評為『十大丑陋雕塑』之一。不少重慶市民卻覺得雕塑挺有山城特色。但也有不少人納悶:這歪歪扭扭的吊腳樓為什麼要重疊這麼多層?
雕塑作者、重慶大學人文學院郭選昌教授這樣解讀這座『記憶山城』: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統一。重慶的傳統吊腳樓被拔高,誇張變形分出三個枝丫,猶如一棵大樹,讓人耳目一新。
城市鳴奏
雕塑地點:大渡口步行街
建成時間:2008年
在大渡口商業街正中心廣場上,你可以看到一把豎琴,在紅色的圖案包圍下,像在彈奏一首歌曲。它到底在彈什麼呢?誰也說不清楚。
大渡口城建委:這是商圈一期工程的標志性建築『城市鳴奏』。紅色部分是大渡口區行政區劃地形圖,豎琴銀白鋼結構的骨架是長江,配以琴弦,就成了一個豎琴的形狀。再配以周邊的噴泉,動感十足,象征著大渡口城市的發展活力四射、欣欣向榮!
姐妹城市
雕塑地點:南坪宏聲廣場
建成時間:2010年
加拿大多倫多市高553.4米的CN電視塔,南非普馬蘭加省的猴面包樹,烏克蘭紮波羅熱州的黑海城堡……外國城市的標志性景觀和文字介紹均用黑色大理石鐫刻,鑲嵌在雕塑上,共有15個。『為什麼外國城市,會立牌子在重慶的廣場上?』有市民問。
雕塑設計公司負責人尹先生:重慶開埠通商時間較早,抗戰時期作為陪都,曾有30多個同盟國家在重慶設有使領館,其中不少就設在南岸區。因此在南岸區商圈改造工程中,就修建了重慶國際友好城市(又稱姐妹城市)雕塑群,反映重慶對外開放的成果。
三峽藝術碑
雕塑地點:沙坪壩三峽廣場
建成時間:2003年
每個逛過沙坪壩的人應該都見過它。在三峽廣場水幕電影旁,它拔地而起、直上雲霄的氣勢讓人很難忘懷。不過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麼它要以這樣四塊鐫刻著圖畫的奇怪造型,直指雲天?這就和重慶人的性格有關了。
沙坪壩商圈辦:這個19米的『三峽藝術碑』由川美雕塑系教授徐光福主持創作。以三峽大壩大江截流石四面體構成,通過截流石形體錯落有致的組合,表現了巴渝大地歷史和文化的連綿不絕,從時間和空間展示巴渝人民爬坡上坎的堅韌品格和執著精神。碑上的圖案展示了7個古老的傳說:人類曙光、巴族誕生、群巫娛神、生生不息、巴族武舞、天降神女、鳳凰涅槃,昭示著巴渝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觀音橋
雕塑地點:觀音橋步行街
建成時間:2005年
如果有人和你約在觀音橋見面,你可真要到『橋』上看看。因為觀音橋廣場上有一個貨真價實的『觀音橋』。 『這裡真的曾經有座橋嗎?』在觀音橋工作了三年的張華從來沒搞清楚過。
觀音橋商圈委員會工作人員:觀音橋的出現源於一個傳說,這個可以在雕塑的字碑上看到。觀音橋的前身是一座幾米長的小石橋(今陽光城與茂業百貨之間的空地處)。如今,它被放大成一座由800立方米、1800餘噸的天然花崗石經過藝術雕刻而成的雕塑,成了觀音橋名正言順的標志性建築。2005年,它還榮膺『全國十佳最具公眾影響力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