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紐約客》是美國老牌的知識、文藝類雜志,內容不僅覆蓋新聞報道,還包括文藝評論、散文、漫畫、詩歌和小說等。其中有些專欄發表一些描述紐約市民生活、市井趣事、文風簡練幽默的短文章。《紐約客》風格的單格漫畫更是獨樹一幟,為雜志增色不少。生於十九世紀末的美國著名幽默作家、寓言作家、插畫家詹姆斯·瑟伯堪稱該雜志的頂級編輯、自由撰稿記者,他與E.B.懷特一起確立了《紐約客》詼諧、辛辣的文風。
瑟伯是位天纔,被公認為馬克·吐溫之後的幽默家。他的敘事幽默彰顯冷峻裡的叡智,其語言短促、有力,有節制地造成語句之間的留白,讓讀者的想象空間無限放大。他的極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喜愛信手涂鴉的約翰·列儂的效仿。《白日做夢有理》恰好是文字與漫畫生動匹配的佳作。本書是瑟伯在美國出版的六本不同主題作品的合集。瑟伯在書中談自己、談家人、談鄰居、談男人、談女人、談人性的脆弱、談人世的荒亂……你會發現,他怎麼能把每個段子都寫得那麼冷漠、那麼熱情、那麼清醒、那麼迷惑、那麼誠實,又那麼刻薄。讀瑟伯,有種笑中含淚的歡樂,越真實,越幽默,塵世多天纔,智慧在民間。蒙受生活的冷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未有捕獲趣味的娛樂精神。這就是讀瑟伯的斬獲。
美式幽默與英式幽默相比,更捨得在揶揄自我的方面下死手,出手穩、准、狠。瑟伯生活自傳的敘述就是一鍋熱浪滾動的麻辣燙。他在書中第一章《我的人生及艱難時刻》的前言中寫道,『即使是很有條理的人生,也無法讓任何人安全繞過冥冥中等待我們的末日。』瑟伯以他特有的美式幽默感將芸芸眾生的荒誕還原於真實。對於那些偏離軌道、超越常規、難於解釋的事情,他給予一個精准的解釋,『別問我,問上帝!』如果你的心中有上帝的話,你盡可以隨便問,為什麼屋裡鬧鬼?為什麼狗愛咬人?為什麼屢次征兵體檢不合格,仍然還要去?上帝的答案就是你的,如果他沒答案,你就接著問!
瑟伯被喻為解讀兩性關系的專家,那篇《求偶古今談》便是佐證。他居然研究出男人的胡須與尾巴一樣,都是吸引異性的利器。如果說他的這個觀點有點扯的話,那麼當你讀到接下來的短篇裡,被他描繪得栩栩如生、行為詭異的女人們,以及被女人折磨得神經大條的男人們,不僅不覺得這個觀點扯,而且有種『所有的神經質都到齊了』的感覺。
瑟伯洞察人性、深諳世事,注定他對孤獨有獨特的理解。《晚上七點鍾》與《一個人游游蕩蕩》即是他的內心獨幕劇,『兩個人好做伴,四個人開派對,三個人是一群,一個人去游蕩。』對於他來說,孤獨不僅是儀式,更是靈魂的彼岸。
讀家:夏麗檸
●雜文:
《白日做夢有理》
作者:(美)詹姆斯·瑟伯
定價:32元
評分:8.5
出版:重慶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