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7年10月上證指數最高觸及6124點,併成爲至今爲止最高的指數位置。今天的市場是從過去發展而來的,所以這個歷史高位不僅對現在的市場發揮着直接作用,也會對未來的走勢產生深遠的影響。過去五年,從表象看,指數從6100點調整到2100點,4000點跌掉了,自然會對投資者心態產生影響。但對今天和未來的市場,會產生更大影響的恐怕還是五年來市場的內涵發生了重大變化。
(1)全流通時代使今天的市場變得更大了。五年以來,多發行了1000只股票,這使原來的市場規模大約擴大了50%。但市場發生的更大變化,恐怕還是從局部流通轉變到了全流通。如果說1PO使市場的擴大隻是數量級的話,那麼全流通則可能使市場發生了幾何級別的“擴容”。
站在全流通的角度看市場,以下兩點變化應當充分重視。第一,1個指數點代表的流通市值總量有了重大變化。過去上證指數1點代表10億的流通市值,現在代表的流通市值已達到100億。同樣漲1000點,五年前代表着1萬億“財富”的增加,但今天可能是意味着要增加10萬億流通市值。指數的含金量提升了,同樣要漲1000點,難度自然就增加了。第二,股市流通市値總量跟GDP的承載量必須匹配。五年之前,指數從1000點起步漲到6124點,流通總市值由近4萬億增長到20萬億,跟當年的GDP總量比,證券化率大約爲100%,跟發達國家水平基本一致。現在兩地市場流通市值爲20萬億,如果增長500%,將變成100萬億,而現在的GDP總量約爲40萬億。從這個角度講,全流通的市場要實現5倍上漲,難度很大。
(2)信用盤的出現使市場變得越來越平穩。從2010年開始,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業務正式啓動。到2012年,又推出了轉融通業務。這就意味着,今天的市場已經從過去的純實盤交易變成了實盤和信用盤一起並行的時代。實盤交易的特點就是有多少錢買多少股票,或者有多少股票才能拋多少股票,拋完就沒有了。但有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和轉融通以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都可以信用盤的槓桿作用進行放大。這對市場到底意味着什麼?其實,信用盤的本質就是將遠期價格引入到當期價格中,就意味着現在的價格向遠期價格波動會越來越平穩。最近五年的市場,指數的波動幅度從最早的4000點逐漸收斂到2000點,再到現在的不到1000點,從本質上講,指數的波動幅度呈現逐漸收斂的態勢。這也是過去五年市場發生的重大變化。
當然,五年以來,市場發生的變化遠遠不止上述這兩個方面。但從對投資者的操作和理念有直接影響的角度來看,這兩點變化是值得充分重視的。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指數單邊上漲或者下跌數千點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我們應當習慣在一個相對平穩的市場裏尋找投資機會,規避投資風險。
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