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鄭青亭)10月20日,2012中國國際教育展在北京國貿展廳舉行。此次教育展吸引了38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所高校來華參展。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博士、?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科爾內莉婭·皮珀教授出席當日記者見面會。
參加今年教育展的德國高校數目尤為眾多
在中德建交40周年之際,德國成為此次教育展的主賓國。除了作為德國高校參展組織者的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之外,德國駐華大使館和近40所德國機構、高校參加了此次展會。其中,亞琛工業大學、不來梅大學、海德堡大學、科隆大學和慕尼黑工業大學在今年6月的德國精英計劃第二階段評審中被評選為『精英大學』。
精英計劃不是為了簡單地推選德國最佳大學,而是有三個不同的促進領域:研究生院、精英集群和打造精英大學的未來構想。研究生院主要針對學術後備人纔,例如讓博士生獲得最佳科研條件;精英集群是為了讓德國大學與大學外的研究所、應用科學大學及經濟界合作,以建立起國際性的研究與培訓機構。第三個領域的資助旨在擴大大學頂尖科研的未來構想,以進一步增強精英大學的科研特色。打造這一『未來構想』的前提是至少擁有一個研究生院和一個精英集群。而以其『未來構想』為特色的大學通常被稱為『精英大學』。
除了亞琛工業大學和慕尼黑工業大學的高校代表,柏林理工大學、布倫瑞克理工大學、達姆施塔特理工大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卡爾斯魯厄工學院、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和斯圖加特大學以TU9德國理工大學聯盟的身份共同亮相了此次展會。TU9成員院校在工程學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約57%的工程學博士生和51%的工程學專業畢業生都出自TU9成員院校。
德國成為中國人留學熱門選擇 教育交流促進兩國關系友好發展
多年以來,中國留學生一直是德國高校外國學生中最大的團體。2011年共有22828名中國學生在德國高校注冊,且此數據呈現上昇趨勢。中國留學生的畢業率也高於全德高校學生畢業率的平均水平。在過去的十年中,來自亞洲地區和東歐地區國家的畢業生的畢業率增長幅度最大。2010年,在德國的外國畢業生人數中,中國畢業生以絕對優勢位居首位。
左一: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博士記者鄭青亭攝
談到中德的教育合作對兩國關系的影響,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博士向人民網記者表示:『我們促進德中教育合作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個畢業生都成為兩國相互了解的橋梁。在德中建交40周年之際,德國駐華大使館出版了德中交流人物手冊,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曾經在德國或者中國學習、生活過,他們積極地推動了兩個國家的友好交往。未來,還會有更多地這樣的人材成為兩個國家民間交流的大使。』
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科爾內莉婭·皮珀教授記者鄭青亭攝
對於怎樣能夠更好地讓雙方的留學生肩負起友好大使的使命,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科爾內莉婭·皮珀教授補充道:『重要的是,我們希望中國的留德畢業生能積極參加校友活動。德中建交40年以來,德國的校友活動是非常多的。貴國在德國留學過的最重要的校友是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他會說很流利的德語,是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機械系畢業生,曾經在同濟大學授課。他為德中大學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