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有一則新聞視頻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視頻內容是:河南某幼兒園老師,因爲孩子不會簡單的數學算術題,對孩子打耳光進行懲罰。事後,得知情況的家長,去找老師理論,並對老師進行了毆打。目前此事還在進一步處理當中。
視頻中,看到老師重重的抽打着孩子耳光,我們自然會產生對老師殘酷教學方式的氣憤,對被打孩子的同情,認爲這樣的老師應該受到嚴重的責罰,因爲這種行爲不但更觸及了人性的道德底線,而且或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但在我們一味想着如何責罰這位可惡的幼兒園教師的時候,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細節。我們看到被打孩子家長在試圖向打人的幼兒園老師討要說法的時候,家長本身也對其也實施了毆打。
我們說老師打人是不對的,其行爲理當受到社會的譴責,道德的約束,法律的制裁。但家長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更值得商榷。因爲其後果遠不像看上去那樣輕描淡寫。
在這一系列事件中受傷害最大的莫過於孩子。孩子在被老師懲罰的過程中,受到最多的就是身體的傷害,進一步的或可能對孩子的心裏造成負面的影響。這些都會在老師被曝光,事件被揭露後得到相應的解決,當然這個解決過程可能需要相應的方式方法。
但家長對老師的毆打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呢?首先孩子會對家長報復老師的行爲感到快意,而並不會意識到家長打老師有什麼錯。非但如此,,孩子心中會逐漸加強這樣一個觀念,打人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即孩子不乖了,老是用打來解決問題。老師太壞了,家長用打來解決問題。如此循環往復,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身體上適度的傷害是可以慢慢恢復的,孩子的心靈也是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加以引導從而得到恢復的。但是孩子的觀念呢,一旦加強就很難再改變,況且這觀念是對其影響最深的兩個羣體家庭和學校對其造成的。更可怕的是孩子在捱打後造成的身體傷害是看在了眼裏的,我們可以針對問題對症下藥。而對孩子觀念的影響是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的。就像癌症一樣,我們平時並不在意它,等到發現身體不適的時候再去檢查,往往已經到了晚期,無藥可治。
真心希望這個家長能在打完老師後對孩子道個歉,給孩子一個合理的交代,對孩子正確的引導。
未來是美好的,不要讓未來的花朵枯敗於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