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4日專電(記者趙丹丹)繼“中國式過馬路”後,“中國式插隊”也成爲網上議論的話題。生活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靈活多變、見縫插針的“中國式插隊”早已司空見慣,無人制止、順水推舟的“中國式幫忙插隊”更是屢見不鮮。近日,記者也親身體驗了一把。
記者前幾日在哈爾濱火車站網絡購票綠色通道排隊取票,然而排了半天卻不見隊伍前移。仔細一看,原來是被一些言辭懇切的“着急分子”插了隊。這些人通常“一溜煙”從隊伍旁邊飛奔而過,直接跑到最前面,用賣萌的笑臉和十萬火急的口吻懇求排在隊伍第一位的人,“我的火車馬上要開了,求您先幫我把票取一下吧。”然後遞出自己的身份證。排在第一位的人雖不情願,卻接過身份證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拿到票後,“理由充分”的“着急分子”並不在意排隊人的斜眼,欣然離開。
記者做了一個算數,假設每個“着急分子”取票的時間爲30秒,那麼他的插隊就需要後面排隊的每一個人多付出30秒的等待時間。千萬別小看這30秒,以一個20人的隊伍爲例,一個人的插隊就會耽誤大家總和爲10分鐘的排隊時間。記者粗略掐算,僅5分鐘內,就陸續跑來12個“着急分子”,如果這些人都插隊成功,那麼大家的120分鐘就付諸東流了。放眼望去,幾乎所有購票窗口都圍着“着急分子”們,有的甚至排出了一行小隊。
隨着一個又一個隊伍最前排的人順水推舟、成人之美,隊伍中有人開始抻脖子緊密觀察,有人開始小聲嘀咕,有人甚至也想躍躍欲試加入小隊伍……然而,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制止插隊人,維護自己和大家的正當權益。
排在記者身後的鞏先生說:“特別憎惡這種插隊的行爲。但是這麼多人,管了這個那個又來了,管不過來。”他身後另一名先生說:“這麼多人排隊,別人都沒吱聲,自己也別起刺兒了。”一名大學生說:“要是出去管他們,自己排隊的位置就沒了,還得重新排。”記者前面的張女士說:“估計他們插隊也是有着急的事情,插就插吧。”
這種“中國式插隊”真是中華民族互幫互助傳統美德的體現嗎?如果出行人有一點計劃、早一點出門、多一點尊重秩序和體諒別人的心,就不該爲了自己的一點私利而公然破壞已有的良好秩序。“中國式插隊”已成爲一部分人自私自利,並導致社會秩序失守的縮影。在這種秩序失守的巨大漩渦中,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每一個人都無法自拔。單個人的力量遠遠無法與這漩渦較量,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維護秩序,才能遠離這些“中國式”的種種陋習!
在時而前行時而停滯的隊伍中排了近30分鐘,記者終於站在了隊伍的第一位。“我的火車馬上要開了,求您先幫我把票取一下行嗎?”一個20歲左右的女孩懇求道。此時的記者已經忍無可忍,但轉頭看着“着急分子”好像要哭出來的樣子,心一軟,接過了身份證……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