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石頭拳屬於少林門派『矮架子』
○竇建安站立如『松』
○這是石頭拳最有名的招式
尋找傳統民間絕活的高手,展示合肥人積極的生活態度。《最合肥》推出全新欄目——廬州絕活,您家裡有人會絕活兒嗎?您願意秀一下自己的絕活嗎?只要您想露一手,就請撥打合肥晚報熱線96511,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期待著,更多民間高手能一展身手。
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讓『詠春拳』一時名聲大噪,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功夫熱。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在合肥,也有一種拳法曾廣為流傳,它就是『石頭拳』。清晨時分,在銀河公園一處隱蔽的小山坡上,一位面龐黝黑、身板硬朗的老者正在那裡練拳,他就是石頭拳第三代傳人竇建安。
目前,還在練石頭拳的合肥人已寥寥無幾。作為這種絕學傳承者,竇建安表示,如果找到合適的苗子,他希望將這套拳術傳承下去。
『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卿』
石頭拳,源於三國魏文帝時期,盛於北朝宣武帝、孝明帝年間。此拳,風行於北方諸省,以山東、河南、河北較為普及。從唐肅宗時,開始由北向南流傳。
提到石頭拳,就不得不提到竇建安的祖師爺,清末民初傑出武術大師唐殿卿。據《中華武術大辭典》記載,其為河南商丘人,出身武術世家。自幼承家技,隨父在山東濟寧做工。14歲隨師傅習查拳並走鏢,後又拜師習易筋經和曦陽掌,精石頭拳。成年後,設場授徒,遍及徐州、南京、鎮江、揚州一帶。民國初期,唐殿卿將石頭拳傳入江蘇和安徽。
『來到安徽廬州後,唐殿卿受聘於李鴻章的下屬、大資本家洪義發家中任保鏢,同時還擔當洪義發家孩子的武術教師。』竇建安告訴我,當時廬州流傳著許多唐殿卿的傳說。
據說唐殿卿來到洪家做保鏢時,個子矮小,體型瘦弱,家中的伙計們對於這個小老頭很不服氣,於是在一個深秋的傍晚,兩個伙計在唐殿卿外出時,將大門緊緊鎖住,想讓他嘗嘗苦頭。哪知第二天早晨,他們看到唐殿卿正呼呼地睡在自己的床鋪上,數丈高的大門都難不住他,可見其輕功了得,至此之後,他也逐漸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唐殿卿以「神手」著稱,那時有這麼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卿。」我的師父告訴我,一次唐殿卿陪洪家的小兒子外出游玩,小朋友看到一只麻雀飛在枝頭,哭著嚷著想要那只麻雀。唐殿卿見狀,只甩了一句「這有何難」,隨後一個墊步,旱地拔蔥,大手一伸,已將麻雀抓在手心,令在場的百姓嘖嘖稱奇。』
由於唐殿卿武藝精湛,在廬州期間投奔他門下學藝的人絡繹不絕。唐大師從不保守,凡人品正派、武學可造之纔,他總是傾囊相授。於是,在廬州開辦了一家『廬州國術館』,收了幾名徒弟,竇建安的師父王品仙就是其中之一,人稱王七爺。因此,竇建安算是合肥石頭拳第三代弟子。
『學會曦陽掌,打人都不想』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合肥掀起了一股全民練武熱。竇建安的父母都是轉業軍人,家中兄妹四人,竇建安是長子。『那時候我還小,不明白母親為何要送我去學武,很多年後,她告訴我,當時她希望我習武之後,能保護這個大家庭,因為我家是獨門獨戶,在合肥沒有任何親戚,母親怕家裡人受欺負。』
12歲的時候,竇建安師從王品仙,當時與他一起習武的還有十多人,他是其中年紀最小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練武,有時候一練就是一整天。師父帶我們在逍遙津後面放乾了水的游泳池裡練功,那時練武每個月得交兩塊錢的茶水費,師父就是靠教拳為生。』
王品仙逝世後,石頭拳在合肥開始逐漸衰落了。時至今日,還在練習石頭拳的人已經所剩無幾,竇建安卻五十年如一日,依然對石頭拳滿懷熱情。
2006年,竇建安通過佛教協會和朋友的介紹,遠赴嵩山少林寺,去尋找石頭拳的起源。天下武功出少林,石頭拳屬於少林門派『矮架子』,因其拳趟走勢步履堅硬且招數之中震腳頗多,手法每每出招剛強猛烈、整體發力爆氣十足,故以山中石頭冠名,是為此拳之名稱。
『石頭拳共分七路,十路彈腿、拳帽、短打、查拳、六家式、上下石頭、曦陽掌。』說著,竇建安拉開了架勢,現場打出一個經典動作——震腳。只見,他緩緩抬起右腳,右手慢慢伸向正前方後變掌,左手隨著右手做仙人指路狀,接著,竇師傅右腳猛地蹬地,喊出『嘿』的一聲,地面被震得咯咯直響,其力道之大,令人嘆服。
『石頭拳中最厲害的,當屬曦陽掌。我與同門師兄王華勝一同研究了很久,他也給了我很多幫助,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弄明白了曦陽掌的全部招式。』據《武術大辭典》記載,曦陽掌,徒手套路,屬石頭拳,清末唐殿卿所傳,共146式,其中81個擊響。『學了曦陽掌,打人都不想』,是清末時武林對曦陽掌的贊譽。
『兒子都不傳,靜候有緣人』
是否考慮過將石頭拳傳承下去?竇建安說,這個問題他糾結了一輩子。『不行啊,現在肯吃苦練功的人越來越少了。』
竇建安曾考慮讓自己的兒子傳承這套拳法,他還特地將兒子送到了師兄王華勝那裡。『我們習武之人有這樣一個規定,自己不教自己家的孩子,因為看到孩子練功痛苦的表情,做父親的怎能不心疼!所以我將他送到我師兄那練了三個月,結果他堅持不住,跑回來了。』
今年已近70歲的竇建安從未收過徒弟,『現在人思想不堅定,無法做到持之以恆,有些人學了一招半式,就出去顯擺鬧事、打架斗毆,敗壞中國武術的名聲,這是沒有武德的行為。正因為如此,讓我很難下定決心收徒弟。』
竇建安說,石頭拳是標准功夫拳,威力驚人,三四個人在他面前,他都能一下子將其打倒。有一次他的妻子問他,能否讓她見識一下石頭拳有多厲害,結果竇建安隨手一揮,手指啪的一聲,擦到妻子的胳膊,一下就淤青了。『從此我妻子不敢跟我開玩笑了!』竇建安的臉上微微泛起紅暈,『不過,我的妻子還是很支持我繼續練拳的,石頭拳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鍛煉我的毅力和品格。』
不過,自己年事已高,石頭拳的傳承也成了竇建安的一大心事。『我不是說自己不收徒弟,只是我的要求很高,要找到合適的苗子也不容易,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很難有決心堅持下去。不過,如果真的能碰到合適的,我一定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