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道德觀察】
“最安全的地方”何以反而“最危險”?
明明應該是呵護兒童的幼兒園,何以成了虐待幼兒的作案場所;明明是幼兒園的老師,卻成了虐童案的始作俑者。個人作惡固然可以懲罰,但制度上的完善,纔是防止虐童事件再發的根本
近日,浙江溫嶺城西街道藍孔雀幼兒園教師顏豔紅出於“一時好玩”,揪住一名幼童雙耳向上提起的照片在網上引起熱議。照片傳上網後顏豔紅遭“人肉”,其社交空間裏還有三張將幼童扔進垃圾桶的照片,另有多張幼童親吻、幼童跳舞時被脫褲的照片。目前顏豔紅已被辭退。(《大河報》10月25日)
揪幼童雙耳離地,將幼童扔進垃圾桶,幼童跳舞時被脫褲,寬膠帶封嘴,這並非“惡搞”照片,而是幼兒園教師虐童的實拍與實錄。面對這樣的圖片,自然人神共憤。而虐童圖的曝光,也註定了這位“出來混”的女教師,到了“該還的”時候。
應該說,虐童教師不僅第一時間便被園方辭退,而且據最新消息,這位教師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她的或許還有法律的追究與判決,看來,教師虐童事件的作惡者並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而是得到了迅速的處理,此事似乎至此也可劃上一個句號。的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當然是對受害幼童及其家屬有了起碼的交代,也或多或少可以慰藉受害幼童及其家屬們受傷的心。
不過,虐童事件畢竟已經發生,對幼童身體及心理的傷害也已經造成,尤其是當如此不堪的虐童行爲竟然來自幼兒園的老師,這個傷害更是難以抹殺,假如心理干預不能及時到位的話,甚至可能對受害兒童形成困擾一生的心理陰影。可見,刑拘虐童教師,儘管大快人心,但也頂多只能算是“亡羊補牢”之舉,業已造成的傷害,其實並不可能因爲虐童者受到了法律制裁,便撫平傷口。
從這個角度來看,虐童的幼兒園教師被刑拘,顯然並不能爲上述虐童事件畫上句號。恰恰相反,對於受害幼童的心理關注與干預,確保當事人真正走出陰影,其實同樣不可或缺。此外,虐童幼兒園教師受到法律的懲處,固然罪有應得。但是,明明應該是呵護兒童的幼兒園,何以成了虐待幼兒的作案場所,明明是幼兒園的老師,卻成了虐童案的始作俑者。而且類似的教師虐待、猥褻幼兒、學生的事件,其實並非個例,“最安全的地方”何以反而“最危險”,恐怕更值得反思。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性其實都有其陰暗面,而要約束和抑制人性的陰暗面,當然離不開必要的管理機制。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遭遇教師虐待,也就並不能簡單地把涉事老師歸爲“禽獸”便算完事。恰恰相反,這些教師的“禽獸”一面爲何會表現出來?學校的管理制度爲何沒能約束教師的人性陰暗面?其實更需反思並檢討。尤其是當涉事教師根本無教師資格證與上崗證,卻堂而皇之地上了幼師崗位?幼兒園管理的漏洞,相關責任人的失職,其實同樣需要被問責。
一言以蔽之,幼兒園虐童事件固然是個人作惡,但卻絕不僅僅是個人作惡,而同樣來自園方管理的失職與縱容,真要爲此事畫上句號,遏制虐童案的再度上演,自然也就不能止於對虐童教師的興師問罪,而更需要從管理體系入手,建立並完善防範虐童行爲的制度,並將細節一一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