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方日報訊(記者/朱晉王慧)記者從近日東莞通報的第三季度市政府主要目標任務進展情況獲悉,第十四屆中國東莞國際電腦資訊產品博覽會(簡稱“電博會”)承辦項目公開招標遭遇流標。
電博會是東莞頗有影響的市政府品牌展會,也被業界稱作“東莞唯一市政府品牌展會”,迄今已連續舉辦13屆,慣例爲每年一屆,前期由東莞市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籌備期至少爲6—8個月。綜合各方知情人士信息,目前已近11月,電博會承辦單位尚未敲定,今年內已無充足時間籌辦電博會。
取消財政補貼無法招標
今年年初,電博會相關成員單位向市政府打了一份報告,提到將取消財政補貼,將電博會推向市場化的運營,報告得到市政府的同意。今年7月中旬,根據相關程序,電博會開始招標,然而報名的會展公司不足3家,無法開標。記者從多方渠道打聽的消息爲,原來承辦了過去6屆電博會的廣東現代會展管理有限公司,此次也未參與電博會的招標。
由於今年首次提出取消電博會的政府補貼,電博會面臨如何走市場化運營等一系列改革。業內人士認爲,電博會不賺錢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電博會對會展公司缺乏吸引力。
從目前的情況看,一個專業展會從招商、招展、宣傳推廣等各項工作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時間來籌備。東莞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將電博會推遲2個月,到今年12月舉辦,但顯然此舉實在是太過倉促;另一個方案則是提出“斷年不斷屆”的設想,保留第十四屆的稱號,延期至明年擇機舉辦。
未能市場化需另選方向
2009年及以前,東莞各鎮街會對電博會參展商都進行補貼。2009年,由於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電博會成爲有史以來財政投入最多的一屆,政府補貼700萬元左右,展位費由政府全額補貼。2010年,政府補貼500多萬元,每個展位開始收費1000元;2011年,政府補貼驟降至100萬元,而每個展位的展位費則升至3600元。
“政府財政扶持電博會十多屆,如果一個舉辦了十多年的展會還不能培育成市場化,那展會就確實不能繼續下去了,也該到了另選方向的時候了。”一位政府人士說。
今年上半年,東莞有關部門曾開展調研,欲將電博會更名爲“移動智能終端博覽會”,從原來的電子全產業鏈展銷變成手機行業的盛會。不過,東莞市經信局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感覺這個定位覆蓋的企業太少,“改革肯定是要進行的,不過定位怎麼變、內容怎麼改,還在調研階段,也要等市政府最終定案。”
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個展會有無生命力,要看是否有衆多企業踊躍參展,還要有龐大的採購量。過去的東莞電博會更多地停留在形象展的階段,即使過渡到專業展,也不意味着市場化成功。“東莞的電子信息企業,超過九成的訂單都在海外,需要讓他們對本地辦展感興趣,吸引龐大的採購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