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晚網訊 (今晚報記者雷風雨)記者從市供熱辦獲悉,今年本市18座燃煤供熱鍋爐房改燃併網提前完成,近10萬戶居民受益。根據部署,明年全市將完成32座燃煤供熱鍋爐房改燃。
今年是本市實施燃煤供熱鍋爐房改燃併網工程的起步之年,截至10月20日,已用8個月時間圓滿完成今年的改燃併網任務,累計完成18座燃煤供熱鍋爐房改燃,敷設燃氣管線70公里,建設2座燃氣高調站,增加燃氣供熱面積600萬平方米;併網2座鍋爐房,增加64萬平方米熱電供熱面積。和平區率先淘汰燃煤供熱鍋爐,成爲全市首個無燃煤供熱區。
明年,本市將完成32座燃煤供熱鍋爐房改燃,其中南開區13座、河西區9座、河東區1座、河北區4座、紅橋區1座、西青區1座、北辰區3座;配套建設燃氣管線170公里及燃氣高壓調壓站6座,增加燃氣供熱面積3000萬平方米。明年3月底前,分批次完成2013年改燃併網工程的各項前期手續;各區分指揮部選擇優秀的施工單位承擔改燃併網施工任務,確保今冬供暖期結束後,立即啓動工程施工,改善天津空氣質量。
記者從市供熱辦獲悉,今年本市集中供熱規模突破3億平方米,新增供熱面積約爲180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集中供熱率達97%。到年底,本市供熱計量面積將達到6500萬平方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住建部稱天津市供熱計量模式“值得借鑑”。
實行供熱計量收費是本市供熱改革創新的亮點。實施供熱計量收費試驗的小區不再按面積熱價進行熱費結算,而是按照兩部制熱價結算,實行多退少補,即“用多少熱,交多少費”。這種採暖方式在用戶節省採暖費用的同時,也降低了供熱公司的成本。去年,本市供熱計量試驗面積已達4000餘萬平方米,今年底,供熱計量面積將達到6500萬平方米。今年本市供熱計量改革取得新進展,加強了供熱設施驗收及熱計量器具管理,大面積推廣應用熱量表數據遠傳技術及閉合服務模式,解決了熱量表管理難的問題。
今年,本市強化了供熱單位的主體責任。在國家有關部委支持下,利用全球環境基金贈款建設天津市供熱計量與能耗監測管理信息化平臺,計劃年底啓動建設,該平臺將使全市供熱行業信息化管理水平躍上新臺階。
從今冬供暖期開始,本市、區兩級供熱辦將向各供熱單位下達節能減排考覈指標,通過開展系列節能降耗活動,提高供熱節能減排工作成效,提升居民採暖質量。
供熱節能是實施建設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從今冬供暖期開始,天津市、區兩級供熱辦在搞好能耗統計的基礎上,將向各供熱單位下達節能減排考覈指標。各單位加強能耗考覈工作,把任務和目標分解到每個部門、每名職工。通過開展紮實有效的節能降耗活動,降低供熱能耗煤耗由18.4公斤標煤下降到17.7公斤,電耗由2.75千瓦時下降到2.64千瓦時,水耗由44公斤下降到42.24公斤。
本市還繼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能源、新裝備。從今年起,本市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擴大熱電聯產和清潔可再生能源的供熱規模。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及環城四區建成區內不再新建、擴建燃煤供熱鍋爐房。新建建築供熱原則上採用熱電聯產、燃氣或其他清潔能源。到2015年,全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3%,熱電聯產供熱比例達到42.2%以上,可再生能源供熱比例不低於12%,燃氣清潔能源供熱比例達到11.1%以上,形成以熱電聯產和清潔能源供熱爲主的供熱發展格局。
記者從市供熱辦獲悉,今冬供暖期本市將採取多項舉措,確保按期、安全、優質、穩定供熱,讓全市人民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冬寒流提前到來和出現持續低溫天氣的可能性較大。本市供熱行業以人爲本,履行好供熱承諾,確保用熱戶居室和安裝採暖設施的起居室溫度不低於18℃。今冬供暖期各單位開通24小時熱線服務電話,向社會公開供熱服務標準、服務承諾,及時解決羣衆投訴。
推行標準化服務。本市將以供熱基層站點和服務窗口爲重點,全面貫徹落實《供熱服務標準》,實施規範化服務、標準化管理。市和區縣供熱辦組成專項督查組,不定期進行走訪監察,努力提高羣衆滿意度。今年市、區兩級供熱辦重點關注和督查梅江地區、和苑居住區的供熱質量。
記者從市供熱辦獲悉,列入本市二十項民心工程之一的五大道地區老住宅供熱補建工程目前完工,完成補建任務20萬平方米,今冬五大道地區4000餘戶居民將告別小煤爐取暖歷史,享受到集中供熱帶來的溫暖。五大道是本市集中供熱空白區,存在着周邊管網不配套、改造難度大、風貌建築保護等困難。在去年完成10萬平方米老住宅供熱補建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投入力量,實施了五大道地區老住宅供熱補建,通過進行管線負荷切改調整,採取牆體保溫及門窗修復等保暖措施,完成補建任務20萬平方米,使4000餘戶居民擺脫小煤爐取暖的歷史。同時,結合全市舊樓區功能提升改造,推進供熱單戶分環改造、既有居住建築節能與供熱計量改造、戶外管線整理、供熱燃氣舊管網改造,保證了舊樓區綜合提升改造的整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