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記者 劉芸 攝
◎人物介紹在漢沽金谷里社區,人人都知道調解員老謝叔。今年73歲的謝長祥自1994年從漢沽鹽場退休後,就活躍在社區,熱衷於管“閒事”,無論是鄰里誰家發生矛盾,他都主動登門想盡辦法化解鄰里之間的矛盾,至今堅持了整整18年。
謝長祥退休後,就成了一名“編外居委會幹部”,每天到居委會上班。金谷裏是一個老舊社區,老年人特別多,家長裏短的糾紛也特別多。從他手裏成功調解的案件,多得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老謝叔說:“調解員這項工作雖然很煩瑣,但是看着雙方當事人原本氣勢洶洶地進來,經過調解後心平氣和地出去,這是我最欣慰的。”
社區裏某棟樓一個單元的一樓水管壞了,而住在二樓的居民剛裝修完房子,水管已經被嚴實地包在牆裏。要更換水管就要破壞裝修好的牆面,二樓的居民堅決不同意。一樓居民非常生氣,乾脆將水管總閥門關掉了。這下,整個樓道都停了水。鄰居間爲此事鬧得非常僵,關鍵時刻老謝叔介入協調,他挨家挨戶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過他的細緻勸說,最終一樓把總閥門打開,恢復了供水,而二樓也同意了更換水管,這個單元的居民們又恢復了往日的和諧關係。
社區居民陳大媽和宋阿姨樓上樓下的住了十幾年,關係一直不錯。但是,今年開始也不知道咋的,突然吵起來了。“調解員”老謝叔到了現場才知道,住在樓上的宋阿姨家的空調水沒有接入落水管,水滴滴到陳大媽家陽臺上,晚上滴水聲音重,陳大媽本來就睡眠不好,這下更睡不着了。陳大媽帶着怨氣找到樓上,你一言我一語,兩家就爭執起來。老謝叔接到消息趕到時,雙方情緒仍然很激動。
老謝叔分別耐心傾聽雙方當事人長時間的訴說,讓他們“消氣”。等倆人心情平靜下來後,經過一番“工作”,樓上宋阿姨主動將空調滴落水管接入落水管,原本針鋒相對的兩家鄰居又“握手言和”了。
金谷里社區的居委會主任唐廣蘭告訴記者,漏水問題、婆媳關係、寵物問題、停車問題……社區裏這樣的糾紛,雖都是小事,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倔勁上來了,小矛盾演變爲大糾紛的事情屢見不鮮。此時,“調解員”出馬,以第三方介入耐心勸解,將“小事化無”,不說解決多大的問題,但卻是社區和諧、和睦不可缺少的。
時報記者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