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芝加哥11月1日電(記者張保平李春)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如金秋10月十幾天裏上演的一部長片,畫面裏觀衆如潮、佳片紛呈。每年全世界上千個電影節中,芝加哥電影節的“芝加哥趣味”使它與衆不同,這涉及了它的宗旨、定位和一些做法的獨到之處。
今年10月11日到25日,第48屆芝加哥電影節展映了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167部故事片、21部紀錄片和50部短片。競賽和非競賽類13個活動單元中,非競賽類8種包括展示特定區域和族裔文化的單元,如“南北美洲”、“聚焦中東”和“黑人視角”。
同時,相比戛納、柏林、威尼斯等側重專業電影人的電影節,芝加哥電影節的定位是面向普通觀衆。今年電影節吸引了5.8萬人次觀衆,涵蓋各類人羣。芝加哥電影節創辦人邁克·庫扎說,“我們的電影節是爲觀衆的,爲芝加哥的。我們想讓普通人到電影節來”。彌補觀衆之間的文化鴻溝,也是電影節的一個使命。
電影和電影的品質決定電影節的內容和分量。不過,普通觀衆的定位無妨芝加哥電影節也是優秀藝術片的薈萃。去年的“電影節創辦人獎”頒給了後來折桂奧斯卡大獎、法國導演米歇爾·阿扎納維修的黑白默片《藝術家》,今年得主是執導《阿甘正傳》的美國名導羅伯特·澤梅基斯,他的新作《航班》登臺電影節閉幕之夜。庫扎說,電影節的目的“是展示最好的當代電影給芝加哥觀衆”。
電影節每年1月開始選片,今年是從3700部裏選,一如既往“先看影片的質量”,當然也有“芝加哥趣味”的多元化導航。電影節的觀衆調查表內容分了從個人信息到選片傾向、對電影節關注點共26項,以便準確把脈芝加哥觀衆的興趣點和潛在觀影需求。
靠觀衆生存的芝加哥電影節還把眼光放長。40年前啓動的“教育放映”免費觀影活動今年讓5000名中學生受益。庫扎說,這一公益活動是爲了“培養新的觀衆羣”。
據媒體報道,去年芝加哥電影節運營花了173萬美元,其中州、市官方資助共僅7250美元。“我們必須去找贊助”,庫扎說,經費來自私人、公司、慈善團體捐款和實物捐贈,這也是美國這類活動的通常模式。
電影節的工作團隊,全年全職員工只有6個人,包括庫扎本人。
16歲起自己拍短片的庫扎22歲時創辦了芝加哥電影節。近半個世紀的堅持之後,芝加哥電影節已成長爲北美歷史最悠久的競賽類電影節之一。“我們都愛電影,電影中的人物改變我們、影響我們,這就是我們不斷繼續的原因,”庫扎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