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網訊城市快報記者高立紅昨天,本報報道了“太陽村遭遇降雨7畝白菜滯銷,呼籲愛心人士認購”的消息,引起讀者強烈反響。不少熱心市民給太陽村創始人王愛麗打電話詢問相關情況。另一方面,“天津市政府新聞辦發佈”昨天11:06發出微博,鏈接本報報道。消息經網絡轉載後,引起網友高度關注,有網友對太陽村的白菜價格較高等問題提出疑問。對此,昨天王愛麗通過本報就網友關心的問題一一做出迴應。
疑問1:每斤賣6毛錢太貴?
有網友稱,已致電太陽村,經詢問,那裏的白菜6毛錢一斤,網友覺得有些貴。
對此,王愛麗表示,太陽村的白菜用糞肥種,成本高。她算了一筆賬:雞糞每車260元,一畝地用四車,加上水,粗略計算要1200元;白菜需要中期和後期田間管理各兩次,僱人來幹,每次兩人兩天,每人每天工錢150元,又需2400元。僅上述兩項每畝地成本就需3600元,這還不算土地承包費、買種子的錢等。
“今年,我們種的是適合三口之家的小棵菜,產量低,一畝地產量約4000斤,如按市價每斤2毛錢,每畝只收800元,連成本都收不回。”王愛麗說。
疑問2:賣菜“動機不純”?
有網友對太陽村賣白菜的動機有疑問:“讓我們相信誰啊?真不知道,誰更值得關心……”
對此,王愛麗介紹,太陽村從建立至今整整10年,帶過120多個孩子,來自不同省市,他們的父母基本在天津服刑。現在太陽村共有23個孩子,年齡從七歲到十幾歲不等,9個上小學,1個上幼兒園,其餘的上高中大學。
太陽村每月基本開支2萬元,收入來源包括收廢品、種菜所得,以及王愛麗以前做嬰幼兒服務和辦公司攢下的積蓄。此外,還有社會上好心人的資助。王愛麗說:“對於這些愛心資助,我們感激不盡,但愛心和努力尚不足以支撐太陽村的運轉,我們走得很艱難。”
疑問3:賣菜是爲籌集善款?
也有網友善意地理解其賣白菜是爲了“慈善資金的籌集。”對此,王愛麗稱:“我們只是在用勞動換報酬,這些白菜是我和孩子們辛苦一年種出來的,談不上籌資,人們可以買,也可不買,只不過我們覺得自己的菜品質挺好的,爛在地裏太可惜了。”
疑問4:爲什麼不儲存起來?
有網友質疑:“怎麼這麼快就爛掉,大白菜能儲藏一冬。”對此,王愛麗迴應:“沒辦法儲存,太陽村租住在北辰韓家墅一農民房裏,只有100來平方米的院落,農產品都沒處晾曬,哪有地方儲存白菜?而且收運也要成本,如果賣不掉,只能爛在地裏。”
疑問5:爲什麼非得種白菜?
有網友認爲太陽村光靠種白菜難以爲繼:“自籌資金的慈善組織,每年大約需要20萬元經費,靠這種高成本、高風險、低集約程度、低技術含量的農業生產,不好弄。”
王愛麗認爲網友說到了點子上,太陽村的現狀的確如此,但她認爲目前只有採取這種辦法。因爲,太陽村的孩子基本來自農村,家庭生活困難,無力撫養。“風險低產出高的項目需要資金,可我們沒有。”王愛麗說,“建立種植園,首先解決教育問題,其二解決自給問題。通過勞動讓孩子懂得不勞而獲不對,現在孩子都基本掌握了農業知識,並部分改善了生活條件。”
王愛麗說,除了大白菜,太陽村還種了各種水果、糧食及其他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