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青海師大二附中教師張某某暴力打學生”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再度引發了人們對師德的關注。然而,綜觀近年來的體罰學生事件,涉事的教師多爲語文、數學、外語等主課教師。這多少會讓人納悶——傳授知識含量最重的主課教師,怎麼轉眼成了學生眼裏的“凶神”?體罰手段怵目驚心
青海女教師張某某兩分鐘狂扇學生8記耳光的視頻,短短几天點擊量近50萬。據青海省教育廳的通報稱,11月9日下午第四節自習課時,初二(2)班英語老師張某某到班裏批改作業並檢查英語課文背誦情況。其間發現某同學沒有完成作業,將該生叫到講臺前詢問,在該生無法說明未完成作業的理由時,便對該生扇耳光進行“教育”。
只要在百度上以“教師體罰”作關鍵詞搜索,就會出現許多案例。尤其令人震驚的是,其中又以主課教師“慣用”體罰的個案最爲驚心。比如,2009年,廣東兩個教語文的女教師體罰學生的視頻被學生傳至網上,一個因掌摑學生、一個因用教鞭抽打學生,分別被冠以“巴掌老師”和“教鞭老師”稱號。比如,2011年河南一女生跳樓自殺,事發前她因沒交作業被數學老師罰做了800個“蹲臥撐”。又比如,去年本市一數學教師因學生不守紀律、上課不認真等原因,竟讓40多名同學通過自己抽自己耳光的形式“反省”。
常爲分數感到焦慮
發飆的多爲主課老師,而且大都又是發生在“敬業”的老師身上。比如青海師大二附中的張老師,曾是全市的先進教師,所帶畢業班的英語成績列全市前茅,事發後,學生、家長、同事都爲她“說情”。
對此,上海王港中心小學校長儲立鳴說,主課老師的壓力遠比其他學科的老師要大得多,他們常會因爲學生的分數而焦慮,特別希望自己班上的學生都“齊步走”,按着老師的思路和要求按時、按質地完成每一個教學動作,一旦學生不按老師的要求做且屢教不改,認真負責的主課老師就會發急。此外,責任心強的教師還有個特點,就是自尊心也特別強,往往容不得學生故意頂撞自己或成心背道而馳,一旦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挑戰,這些老師就會抓狂,甚至做出心理扭曲和有違師德的行爲來。
教師心理亟待調適
據去年本市教育部門公佈的“上海中小學教師的幸福感”調查報告,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或高中教師,他們均把感受的首要壓力源指向學生的考試成績。對此現狀,有校長坦承無奈。現在本市兩所師範大學每年在招收師範生時,都會進行心理測試,以“隔絕”那些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人進入教師隊伍。但問題是,對於已經在職的教師,教育部門卻還沒有一套完整、嚴格、定時的心理檢測手段。現在對教師心理狀態的調適,全憑校長的認識與自覺,比較隨意,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機制。本報記者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