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蛋殼上的舞者王劍
○細細雕刻
○王劍的蛋雕作品
○這些蛋雕作品屢獲大獎
鉛筆、橡皮、單面刀片,再加上小巧而又極易破碎的雞蛋殼,經過他的妙手雕刻,居然變成圖形逼真、色彩斑斕的藝術品。這位被譽為『蛋殼上的舞者』的就是火車司機王劍。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市媒體上推介,名氣越來越大。
開火車的手拿起了刀片
和王劍相約有點難,作為一名常年奔馳在鐵道線上的上海鐵路局合肥機務段的火車司機,只有在調休的時候纔能回到合肥的家中,而那時我又經常有別的采訪。終於在錯過了N次之後,在郎溪路旁的一幢居民樓裡找到了他。
剛一走進那間布置雅致的客廳,我就被一個個蛋殼上的圖案驚著了,小的是雞蛋,中的是鴨蛋,再大一點的是鵝蛋,最大的是鴕鳥蛋。身為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安徽省民俗學會會員、合肥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的王劍,熱情地將他精心創作的蛋雕作品呈現在我們面前。
這位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王劍蛋雕』的傳承人,憑借小時候打下的美術功底,自1993年開始琢磨起小巧的蛋殼雕刻。起初都是一些簡單的線條圖案,比如小雞、小狗呀,小魚、小蝦呀。漸漸的他找到了感覺,迸發出藝術靈感,作品題材越來越廣闊,人物頭像、植物、山水等都能巧入畫面。手感也越來越嫻熟,工藝美術專家們看了一致評價說他的蛋雕作品刀法細膩、紋理流暢、人物造型栩栩如生。
我尤其喜歡那枚《江南水鄉》,緩緩流淌的河流,橫臥其上的石拱橋,輕搖的烏篷船,古色古香的民居,一切都籠罩在氤氳之中,水鄉的清晨醉了觀賞者的心;而桃園三結義的好兄弟、壽比南山的老壽星,還有一個個神態各異的金剛、羅漢,通過王劍手中的單面刀片,活靈活現地呼之欲出。
他最得意的是兩枚『金雞』、『百花』蛋雕作品,那是去年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合肥舉辦時,他花了16個小時在兩個高約6厘米、寬4厘米的雞蛋上雕刻的金雞百花獎吉祥物和金雞百花獎的會標,當時新華社、中新社都中央級媒體均進行了報道。
玩治印玩出了新花樣
其實一切成功都是有緣由的,1975年出生的王劍,自幼酷愛藝術,廣泛涉獵各種美術形式,特別喜歡刻印章和畫畫。
『上中學時,老師知道我有美術和書法功底,經常安排我畫班級黑板報,現在想來,那段經歷對我今天在蛋殼上設計是有所幫助的。』
王劍讓我看他家裡牆壁上的繪畫,那都是自己設計題材、自己親筆畫上去的。客廳裡是『百鳥朝鳳』,因為他視女兒為驕傲的鳳凰,希望女兒能有個美好的將來;臥室的床頭上是一對纏綿恩愛的天鵝,那種比喻不言而喻,可以看出這位漢子浪漫的情感。
『以前我還特別喜歡刻章,在石頭上刻,在木頭上刻,至今好朋友手裡還有我刻的印章。』
王劍回憶說,萌發在雞蛋上雕刻還是出於偶然,有一天,妻子炒完雞蛋,將雞蛋殼隨手丟進了垃圾桶。一個念頭突然冒了出來,『這些蛋殼不就是很好的雕刻材料嗎!』
衝動的王劍將垃圾桶裡的雞蛋殼撿起來洗乾淨,拿出刻刀就試。可能是力道沒有掌握好,再加上刻石頭的刀子並不適宜刻蛋殼,首次嘗試不是十分滿意。
仔細觀察、分析了工具和材料之後,王劍試著用單面刀片在生雞蛋上雕刻,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完整的雞蛋,不僅易於把握,而且不易破碎;單面刀片可以走出點、線、面不同的圖案,刀法更是剔、挑、刮花樣翻新,豐富多彩。
十幾年的光陰,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業餘時間幾乎都花費在蛋雕上了。
天道酬勤,如今的王劍已經有了知名度,好作品也是頻頻出現,多次應邀參加中國文博會、中博會、安徽省工藝美術60年精品大展、安徽省首屆民俗文化節、安徽省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展等活動,其作品《國與家》獲安徽省工藝美術60年精品大展金獎。部分作品被合肥市文化館非遺館收藏。
精雕細琢游刃方寸之間
我在客廳欣賞完王劍比較得意的蛋雕作品,又提出想看看他現場操作,於是他拿出已經畫好圖案的雞蛋雕刻起來。
我好奇地問了句:『雕刻好以後,雞蛋裡面的蛋黃和蛋清怎麼處理?』
他毫無保留地介紹起制作蛋雕作品的主要過程:選蛋(以雞蛋為主)——構思——清潔蛋——布圖——雕刻——修整——清除蛋液——消毒——裝座等。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彩蛋吧,那是價值不菲的珠寶制品。相比較而言,斯拉夫民族的繪制彩蛋更平民化一些。而我們中國的蛋雕是另一種與蛋殼有關的藝術品,在世界上可以和它們相媲美。』
王劍侃侃而談,給我普及起蛋雕歷史知識。
早在明清時代,中國民間每逢喜慶婚娶、祝福長壽、喜得貴子之時,為圖吉祥如意,就有贈紅雞蛋的習俗,當時在北京一帶更是流行此風,而且用量大,於是就有一部分人擺攤設鋪,專門賣紅雞蛋,稱其為彩蛋。後來,商販們又在彩蛋上畫畫,有花鳥魚蟲、臉譜等,以圖生意興隆。
而在蛋殼上雕刻要稍遲一些,主要是在近年來纔興盛起來。由於它融合了書法、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運用陰雕、陽雕、透雕、鏤空雕等多種藝術手法,對從事蛋雕的工作者有一定的要求。
蛋雕作品內容繁多,可謂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有人物肖像、花鳥魚蟲、詩文字畫、漫畫卡通。滿滿當當的幾大盒蛋雕擺在你面前,你會欣賞到人物的逼真、動物的鮮明、山水景色韻味無窮、花草迎風滴露、金魚戲水、鳥語花香,有些作品配有妙語詩文,又將書法融於其中,如貯百寶,定會使你心曠神怡,百看不厭,回味無窮。
這門藝術還考驗耐力。在蛋殼上雕刻一個完整的作品,圖案簡單的需要三到五天,復雜的甚至耗時十多天。
看著王劍對這門藝術癡迷的樣子,我知道,他一定會走得更遠。
本欄目由安徽省民俗學會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