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兩名航天員中心研究員走出了密閉試驗艙艙門
『感覺很奇妙,我很喜歡吃這裡的蔬菜』,昨天17點,被『關』在『大鐵皮屋』裡30天的兩名航天員中心研究員走出了密閉試驗艙艙門(如圖),這也標志著我國首次受控生態生保集成實驗取得成功。艙內種的蔬菜不但可以吃,還能夠提供氧氣並吸收二氧化碳,尿液處理後還能澆灌蔬菜。這項實驗意義非凡,為未來建設月球基地和登陸火星人員實現生命保障自給自足走出了第一步。
氧氣供應
全靠生菜油麥菜
兩名研究員呆過的『大鐵皮屋子』足有300多立方米的空間,它是一個『兩居室』,其中的大屋子用來種植生菜、油麥菜、紫背天葵和苦菊四種植物,小房間是二人的生活空間,他們在這裡可以吃飯、睡覺、健身,還能上網辦公,兩個房間的空氣是互相流通的。30天裡,植物的光合作用為他們提供了氧氣,並淨化了排出的二氧化碳,空氣得到了完全平衡。試驗艙所產生的冷凝水得到了100%的回收利用,而衛生廢水和尿液達到了60%的回收利用,尿液回收處理後成為了植物的營養液。二人每天還是以航天食品為主,不過和太空中的航天員不同,他們在午餐時吃到了自己培育出來的新鮮蔬菜,當然吃的還只能是未經加工的涼菜。
另外,這段期間他們還進行了生物節律和熱反應影響、中醫辯證、心理學等多項實驗研究。由於試驗艙內的氧氣還沒用完,還要繼續進行數據測試,昨天記者沒能進入艙內,不過從窗戶可以看見裡面的綠色蔬菜在紅色LED燈光的照射下,長得很是茂盛。
『尿變水』
可用於澆灌植物
據介紹,目前國際空間站已經實現了植物栽培,其他國家的航天員已經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吃上自己種的蔬菜了。而我國真正飛上太空的航天員可能要多等一段時間。據航天員中心副主任鄧一兵介紹,目前我國神舟飛船系列和天宮一號的航天員生命保障系統是我國研制的第一代生保系統,食品、水、氧氣等維持航天員生命所需物質都是靠攜帶的方式提供。我國在2020年建立空間站後,將采用第二代生保系統,氧氣由水電解產生,而水的來源則可以通過人體排出的汗液及呼出的氣體轉化而成。
昨天實驗成功的生保系統屬於第三代,未來將應用於我國的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當中。到那時,不但可以種植蔬菜,還可種植糧食、養殖動物等,讓食物完全自給自足,所需氧氣等也將通過植物獲取。此次實驗後,航天員中心還將聯合其他單位建設更先進的『太空生態園』實驗基地,可用於4至8人、數月乃至數年的實驗研究,包括了作物的加工等內容。
鄧一兵還透露,在我國建成空間站後,航天員排出的尿液就可轉化為達到飲用水標准的水分了,不過由於考慮到航天員的心理因素,並不會直接給航天員飲用。
晨報記者韓娜/文王穎/攝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