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聚德花苑小區內的流動攤販。
廣州大型保障房小區聚德花苑在今年4月成功換掉物管主們仍有煩心事。昨日有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聚德花苑至今仍處於『無掩雞籠』狀態,更換物管時承諾的門禁系統還未落實。由於周邊其他小區都設置了門禁系統,外來人員、車輛和狗只等經常在聚德花苑內穿行而過,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記者賴偉行
現狀:
外人和狗只隨便進出
位於海珠區江海街的聚德花苑是上世紀90年代廣州最早建設的第一批保障性住房小區之一,自1998年起已更換四家物業公司。三個月前,在居委會和派出所協調下,聚德花苑歷時3年之久纔換掉舊物管,由業主大會投票選出的新物業管理公司今年4月30日入駐。
記者昨日在小區內看到,各個大門都有保安人員在看守,不過小區的出入口有十多個,外人還是可以隨便進出,不時可以見到有牽著狗只或開著電動三輪車的人員進入小區。
『這裡四處都是城中村,如果不搞好出入安保,臨近年底有點心驚驚。』在聚德花苑東區住了13年的業主容先生說,今年10月前後,聚德花苑發生了幾起入屋盜竊案。另外,小區外的人經常進入小區遛狗,不少大狗不但高大嚇人,還到處便溺,影響環境衛生。
『傍晚小區裡還有許多賣魚蛋、牛雜、衣服的小販。』業主左先生懮心忡忡地說,小區入夜後有時如同集市,狗只問題更應引起重視,今年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女生就在聚德花苑內被一只外來狗咬傷,狗只和狗主隨後逃之夭夭,根本無從追究責任。
業主:
盼落實安裝門禁承諾
記者了解到,目前聚德花苑共有多層住宅82幢,高層4幢。這些樓分為東、西、南、北4個區,目前入住的住戶約有近8000戶。
有業主透露,小區新配置或昇級改造智能門禁系統,是新進駐公司濱海物業公司當時競聘時提出的承諾,稱『首年要為小區投資50萬元,按派出所和業委會的要求,建造35個以上的防監控攝像頭和逐步實行電子門禁管理。』承諾作為物業服務合同的附件經一戶一票的業主大會表決同意之後,作為聚德花苑業主大會選聘濱海物業公司並所訂合同的條款之一。
『現在綠化環境和設備都比之前有所改善,不過趕快落實承諾纔是現在最迫切的事情。』容先生向記者表示。
物管:資金遇『瓶頸』
記者從物業公司處了解到,聚德花苑原來只有十幾名保安,現已增至70多名。整個小區的出入口現都有保安輪班站崗,另有6名保安在小區內巡邏。此外,小區內多處增設攝像頭。
『我們確實已經投資接近50萬元了,在西區已經開始建門禁系統,也安裝了35個攝像頭。』濱海物業公司的負責人王先生向記者表示,物業公司也和居委會、市住房保障辦進行過溝通,大家都支持搞門禁系統。不過,小區前幾年因為換物管等事情僵持了接近三年,許多設備都沒有及時維修,剛進駐小區時,兩棟高層電梯幾乎不能運轉,供電房設備老化,水泵也有問題,經常間歇性停水,小區每層樓的消火栓都已不能用,地下化糞池亦沒容量。所有這些改造費用加起來已花費了近30萬元,加上人員配置,攝像監控,購置十幾輛垃圾車又花去近20萬元。
『因為沒有搞門禁,所以許多業主都沒有交物管費。』王先生說,小區雖然有公共收益,但目前也只有南區30多個車位的保管費,每個月收入不足1萬元。
解決
將設IC卡門禁
每卡擬收10元
根據濱海物業公司提供的計劃顯示,他們正在落實建設投資小區新配置智能門禁系統和與之配套的視頻監控系統。擬采用較先進的IC配置,連通於整個小區,儲存量顧及全小區7000多戶、3萬多個卡的信息,並要兼顧每棟樓將來的獨立門禁。物管公司表示,加上分攤系統配置和維保費用,每個卡成本要超過十元,物業公司希望收取門禁卡10元/個押金,業主隨時可以退還。市住房保障辦作為廉租房的業主單位,已表態可以支付廉租房住戶出入卡的工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