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張偉爲土城小學籌備的圖書館搬運圖書。本報記者王欣鵬攝
天津北方網訊:“這個廣告牌,不能擺在店外的便道上,會影響老百姓通行的……”一位綜合執法工作人員,將一家店設立的佔道廣告牌搬進店內,並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他就是本市河西區綜合執法局最年輕的大隊長,同事眼中只顧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郎”張偉。日前,他被評爲河西區第二屆道德模範。
34歲的張偉,擔任河西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第三大隊的大隊長,是全局最年輕的大隊長。據瞭解,第三大隊的轄區包括大營門街、下瓦房街及掛甲寺街,面積達5.351平方公里,人口17.6萬人,道路66條,社區157個,居委會36處,是河西區的中心繁華地段,在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所涉及的道路多,清拆量大。他帶領全隊隊員深入街道社區,上路巡查,積極投身市容環境治理工作中。
“在今年新一輪市容整治活動中,爲了能深入瞭解每條道路、每家商戶的具體情況,張偉每天早晨5點半就開始上路巡查,我們正常上崗隊員的上崗時間是6點,他總是早於正常上崗時間,提前到位。在我們眼中,他就是一個上足了發條的鐘表,以工作爲原點,周而復始地運轉着,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節假日全部被‘沒收了’。有的時候我們勸他給自己放個假,他總是說,工作還沒有完成……”第三大隊的小趙談到他們的隊長如是說。
說起張偉,執法隊員們有說不完的話,就拿湘江道的那個案例說吧,被執法者是個智障患者,孤身一人,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爲了生活,只能違章佔路經營洗車生意。但由於洗車影響到周邊的居民,遭到了舉報。接到投訴後,張偉就帶着大家前去查看情況。當張偉看到被執法者的實際困難後,他沒有強行執法,而是帶頭捐款500元到被執法者家中看望,並送去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後來,張偉還與街道辦事處聯繫,在新建的小圍堤道菜市場,幫被執法者找了個很不錯的經營攤位,並減免了攤位費,使他成了一名合法的經營者,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
“我們大隊長,爲了大家,舍小家。他女兒今年都十歲了,孩子在7歲生日時許下一個願望,那就是在爸爸有時間時,能夠帶她去趟北京歡樂谷,痛痛快快玩一天。可是三年過去了,孩子的這個願望還沒有實現。因爲工作太忙了,家裏的老人孩子,全扔給了他愛人。”隊員們說到。
“市容美了,羣衆笑了,我們綜合執法隊員們的工作也就得到了肯定。我們做了一些分內的事,盡了自己應盡的職責。等轄區內的工作完成了,我就不用再跟女兒說‘等不忙的時候,一定帶你去’,就可以直接帶着女兒去她想去的地方了。”張偉在跟記者說這番話時,充滿了對女兒的歉疚之情。本報記者李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