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特稿最近,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發佈的一份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購買決策的過程中,超過七成的美國消費者考慮的第一要素是品質,第二是價格。在奢侈品領域,多數人更傾向於去實體門店採購。
報告調查了超過2000名美國成年人,超過半數的人表示在未來半年中有可能會購買“小件”的奢侈品。分析人士強調消費者雖然有打算要購買奢侈品,但是態度會非常謹慎,也許他們很想買一個名牌的揹包,不過左思右想之後也許只會買一個錢包。消費者打算購買的產品種類主要包括名牌服裝和個人護理品。
網絡購物在美國正大行其道,今年的“黑色星期五”,也就是感恩節第二天商家傳統的打折日,美國網購市場的市場規模首次超過10億美元,創造了新的紀錄;比去年增長了26%;同時,實體門店的銷售額反而略有下降。但是即便如此,在奢侈品領域,多數人仍然更傾向於去實體門店採購,將近六成的受訪者都希望能親眼看到品牌商品的樣子與質地,而不僅僅是在網站上看看圖片。還有23%的消費者會選擇在網上購買奢侈品,而像Glit和HauteLook這樣的會員網站是他們的最愛,因爲這些網站會經常推出打折的知名品牌商品,每次熱門品牌的產品即將上線就會出現消費者提前守候等着參與“秒殺”的情景。 (徐蕾瑩)
(來源:新民晚報)